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三国之鬼才郭奉孝 > 第86章 昌邑定策

第86章 昌邑定策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三国之鬼才郭奉孝!

曹军行军示意图

郭嘉言罢,戏志才、荀彧便皆拊掌道。

“奉孝此计大妙!”

“明公,若依奉孝所言,合纵刘表,则袁公路,亦不足为虑也。”

眨眼时间,袁术、陶谦两路大敌,便皆有了应对之法。

曹操心中大喜,当即在脑中思索起出使人选。

片刻之后,曹操思得一人,言道。

“前番王必出使长安,能够不辱使命,为我讨来天子封拜。”

“今若再遣其出使荆州,亦必能说动刘表与我合纵。”

瞥见程昱微微蹙眉,曹操奇怪道。

“仲德公莫非有何顾虑?”

程昱微微颔首,直言道。

“奉孝此计虽妙,然需谨防袁术就食于外州。”

“颍川亦是产粮之地,袁公路北上,当先经此地。”

“以其人之势大,李太守,绝难当之,故颍川必下。”

“若其人得颍川之粮,即便刘表断绝袁术粮道,亦足够南阳兵马数月用度。”

荀彧、郭嘉、戏志才闻言,对视一眼,相视而笑。

曹操亦是一笑。

程昱甚是奇怪,因而问道。

“明公何故发笑?”

曹操摆手,言道。

“仲德公与李太守未曾相交,亦非出身颍川,故不知李太守为人。”

“依操看来,李旻虽不知兵略,但其人性格亦有刚硬之处。”

“李旻若见袁术举大兵而来,或因袁术势大,弃郡而逃。”

“但临走之前,必会将库中存粮,付之一炬,绝不会留予袁公路半分。”

荀彧在旁笑道。

“昔年,李太守因奉孝之谋,驱老弱之军,于阳城大胜董军。”

“自此之后,李太守便深服奉孝,屡屡称奉孝为王佐之才,更是欲将奉孝引荐于当年孙豫州。”

“后奉孝北投明公,我闻李太守因之食不甘味,屡屡叹息不止。”

“今奉孝效命于明公帐下,李太守若是弃郡而逃,极有可能,会逃奔昌邑。”

“若明公能善待之,日后我兖,正可借其名义,收取颍川,图谋豫州。”

众人闻言,目光顿时一亮。

曹操心中一时亦颇感自得,顾视郭嘉道。

“当年奉孝不以操谋短位卑,拒孙文台所请,一意北上之情谊。”

“操不敢或忘。”

“明公言重了。”

郭嘉满脸无奈,顿了顿,说道。

“我等尚在商议拒袁抗陶之事。”

“明公,诸君,却已着眼于颍川,未免也太过轻视这两位方伯了。”

“哈哈哈。”

众人一时大笑。

诸人笑罢,言归正传。

郭嘉踱步至舆图前,开始谈及具体的战略。

“若自昌邑出兵,援救东郡,当有两条路可选。”

他用手在舆图上分别一指。

“一路乃是经西北,入济阴,直抵东武阳,保住此城不失。”

“另一路则是往东,经东平国,入济北国,直击博平县。”

“由此可先行掐断徐州兵马退往平原郡之路,再聚而歼之。”

曹操眼看舆图,言道。

“两路相比,西路较近,东路更远。”

“若走西线,乃是以东武阳安危为上,若走东线,则是以破徐州兵为上。”

“我料奉孝之意,必是舍近而求远。”

郭嘉笑道。

“明公所言极是。”

“东武阳城高墙固,昔年白饶入寇,也只得饮恨城下,何况此城后来还历经数次加固,远非先前可比?”

“夏侯元让乃明公亲眷,忠心耿耿,有死保东武阳之心,是故嘉以为,东武阳看似危急,实则足可坚守。”

“而徐州一州,至多不过兵马五六万数,若我军能一举在此吞下这三万兵马,则将来徐州再无大举入侵我兖的可能。”

“如此,于我兖州而言,至少数年之内,大河以北,都将再无战事,可谓是一劳永逸之举。”

众人皆是颔首。

曹操亦为之心动,索性问道。

“依奉孝之意,欲领多少兵马破徐州兵?”

郭嘉答道。

“南阳乃国朝大郡,袁术若倾大众而来,即使留下部分兵马防备刘表,此行少说亦有五万之数。”

“为万一计,明公至少需留五千人于昌邑,防备州内异动,再屯两万五千兵马于冤句县,静观袁术举动。”

“袁术兵果真北来,则冤句兵马急赴陈留,分守诸城,以待我部回军。”

“如此算来,我军用以破徐州兵之数,当在万人。”

“万人?”

戏志才闻言,犹豫道。

“奉孝,仅仅万人便可敌徐州军乎?”

“需知,袁本初纵然出兵来援,最多亦不过五六千数。”

曹操、程昱、荀彧等,亦是心有顾忌。

郭嘉笑道。

“志才岂能忘鲍济北乎?”

“东郡原有郡兵五千,鲍济北少说亦能凑出数千郡军。”

“再有袁绍所遣的援军相助,我军兵力合计已有两万余,并不逊色徐州兵马多少。”

“再者,我所言之万人,乃昔日征黄巾时的百战之卒,其等久经战阵,视死如归,皆能以一当十。”

“而陶谦麾下的徐州军,虽近半乃是丹阳锐卒,但自陶谦驱逐州内黄巾后,已有数年未经苦战,安能是我军之对手?”

言及于此,郭嘉望向曹操,一意坚持道。

“兵贵于精,不在于多。”

“若想速击陶谦,唯有择选精兵,倍道兼程。”

“而能倍道疾行者,我军之中,唯有这万人能够做到。”

“明公勿要高估徐州兵战力,嘉敢断言,此战我军必当得胜,明公勿忧。”

曹操扫视诸臣一眼,见其等依旧面有犹豫,遂拍案独断道。

“就依奉孝所言。”

于是,书信一封与袁本初,并檄令济阴、济北、东平三郡国长吏,于官道设卡,严查徐州兵探报。

翌日,清晨。

曹操于昌邑城下誓师出征,兵马合计三万五千余人。

虽然大半青州兵,都只操练了数月,但因曹军法度甚严之故,军容却蔚为可观。

昌邑士庶远远望去,但觉将旗参差,铁戟如林,莫不为之瞠目。

在各营将校的指挥下,大军陆续开拔,浩浩荡荡往西北而行。

当夜。

曹操、郭嘉亲领一万老卒,忽然折道,急奔济北,全军昼伏夜出,每日行军近七十里。

扎营之时还刻意避开城邑,于野地甚至林间安营。

戏志才则带领余下的两万五千兵马,大张旗鼓,继续向北佯动。

同一夜,王必匆匆离开昌邑,在数名军中虎士的护送下,赶往荆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