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承帝欢 > 第32章 话别

第32章 话别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承帝欢!

奉安侯府四姑娘嫁给安王为正妃之事,赵芙柔对府内众人的说辞是,侯府四姑娘命中有劫难,只有当她出嫁之时方能回府,正了她侯府四姑娘的名分,所以从出生后,就一直被送往了虞州祖籍抚养。

而在出嫁前,侯府家眷们都在心里感叹,这四姑娘命竟如此之好,能被安王青睐,嫁给安王为正妃。

之前侯府妾室周氏周怜心,还一直以为婚约的对象是自家的姑娘妍夕,被夫人提点后,才知道另有其人,而这位姑娘竟然还被夫人记在了名下,以侯府嫡女的身份出嫁,让她如何不妒忌呢,她本以为这一切都是自家女儿的。

王妃回府,奉安侯府自然是礼遇有加,只是作为妾室的一众家眷,却不被允许一同迎候。

这日,连妍夕在侯爷带领下,迎接回门的安王与安王妃,一脸惊诧的回到了沁园。

“夕儿,如何这副表情?可有见过安王了?”周氏惊疑。

连妍夕屏退下人,不可置信的对周氏道:“娘亲,你可知这四姐姐是谁?”完全忘了今日出门前周氏让她多加注意安王,多在安王面前表现的要求,也忽略了周氏的后一句问话。

“不就是体弱多病,养在虞州,如今记名在夫人名下的四姑娘连妍清么?”周氏疑惑不解。

“哪有什么连妍清,我今日见到和安王一同回门的安王妃,那模样,就是穿了女子装扮的大哥哥连清!”连妍夕一口气说完,长叹了口气。

周氏完全愣住,以为连妍夕在说笑:“夕儿,你怎么了,竟然说起胡话了?”

“娘亲,安王与侯府定下婚约这一个月,你可有见过大哥哥连清的身影?”

“连清不是淋了雨,生了大病,一直在柳苑休养吗?”周氏奇怪道。

“我今日方才知道,这不过是父亲和母亲对外的说辞,今日在正厅会见安王和安王妃,那安王妃明明就是连清的样子。”连妍夕肯定的道。

“竟有这等事?”周氏不敢置信。

“我也不敢相信啊,只是今日从见完安王和安王妃后,母亲又把我们三个兄妹叫住,再三叮嘱,让我们恪守本分,也没承认那安王妃就是连清,但是却让我们莫要宣扬什么。这分明就是告诫我们,不要把连清以侯府四姑娘这一女子的身份,嫁入安王府的事情透露出去。”说完这些,连妍夕颜色难言,一脸愁苦。

周氏不曾想过,侯府嫁女之事,竟然藏着这样的隐秘,连清明明是男子啊,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娘亲,曾经大哥哥那样温柔单纯的人,我今日见他,一脸淡漠的样子,哪还有曾经的快活劲,他定是不愿的。”连妍夕猜测道。

周氏心中却只有为何侯爷夫人宁愿让连清嫁入安王府,却不选真正的侯府小姐嫁入安王府的疑惑,心中还是幻想着自己的女儿能入王府。

“夕儿,他如今是安王妃,喜怒也当不动声色了,这样的位置,哪里还能有什么不痛快的,既如此,往后安王若是再来府上,你定要好好表现啊。”周氏如是说道。

连妍夕听着娘亲痴心妄想的话语,不愿作答,只得拿出夫人赵芙柔的告诫:“娘亲,母亲有令,你断不可声张此事啊。”

“好好好。”周氏满口应道,心中却已然打起了算盘,看来往后要同柳园的杨氏多多走动了。

连延嗣和连妍婷,各自回到院中,也是同连延夕一样的反应,不同身份下,感触也大相径庭,只是这份震惊却久久难以平息。

---------------------------

奉安侯府,柳苑。

杨氏看着一身华服,穿戴着金银首饰的连清在安王府丫鬟们的簇拥下走进苑内,心中五味杂陈。

“你们都退下吧。”连清朝着身后一路跟随的丫鬟们吩咐道。

“是。”绿萝应声,带着一众丫鬟退出柳苑。

进入了主屋,关上门,杨氏便抑制不住的握住了连清的双手。

颤抖着声音问道:“清儿,这几日,你过得好吗?”

连清虽然很痛苦每日要装得乖巧懂事伺候封允,却也不愿将心中的想法吐露出来,让娘亲为自己难过,脸上扬起一抹笑:“娘亲,王爷带我很好,王府众人也都对我恭敬有加,未曾缺了短了我去,今日,王爷还备上了厚礼带我回门。”

杨氏还是有点不放心,连清的身子有异,真的能被王爷善待吗?又开口问道:“清儿,你的身子不同于常人,王爷......王爷未曾怪罪你?”

连清其实很不愿谈论此事,但是为了让娘亲安心,偏过头轻缓道:“王爷不介意的。”想要揭过此事,连清拿出准备好的礼物,对娘亲说:“这是我回门前特意为娘亲准备的礼物,您看看。”

打开锦盒,其中是一只金簪,做工精巧,一看就不凡。

连清从未见娘亲穿戴过什么贵重的首饰,如今自己身边金银珠宝,绫罗绸缎比比皆是,便选了最满意的礼物,送于娘亲,只希望自己不在侯府,娘亲也能过得安然。

杨氏拿着连清递过来的簪子,再仔细端详了连清的样子:“只要你过得好,娘亲什么都不要。”

从回到侯府,连清就没有感受到一丝一毫触动自己的场景,仿佛这侯府已然和自己无关了,但如今听到娘亲这句话,连清一瞬便红了眼眶,他只是想有人在乎自己,而娘亲就是那个完完全全只在乎自己的人。

杨氏看他一瞬红了眼眶,不禁捧着连清的脸,忙问:“清儿,怎么了,王爷待你不好?”

就算连清经历了难以接受的嫁人之事,就算已经嫁人了,在杨氏眼中,他还是自己的孩子,只一眼便能知道他是喜是悲。

连清忙收住了方才那股触动之感,反握住杨氏的手,道:“娘亲,我没事,只是三日不见娘亲,就仿若三秋,我在王府过的很好,您无需担忧。”

杨氏知道这连清在王府的日子绝对不会很好过,他的性子她知道,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作一声叹息,便带着连清话起了轻快的话题,回门这日,也算是逃开了王府的束缚了,定要让清儿开开心心。

相谈甚欢间,连清犹豫的开口:“娘亲,我想让翠姨帮我抓几副补身子的药,带回王府,调养身子。”

杨氏不解:“王府里难道不能抓药吗?还是你在王府说不上话,使唤不动下人?”杨氏一脸惊疑。

连清连忙解释:“娘亲,我不想刚入王府,就让人觉得自己身子弱,是个病秧子一样,我是查了医书,知道一些调养身子的方子,想要好好休养生息了。”

其实是因为那日在安王府书房中,连清不仅看了策论,还看了书房中的医书,洞房之夜,他与封允有了夫妻之实,他心中惴惴不安,也不知道自己这身子,会不会怀孕,便想在医书上找找避孕的法子。

他身不由己嫁给封允为妻,更无法接受自己有怀孕的可能。

结果还真让他在书房里找到了,此番就将医书中的方子和普通的药材一同告诉娘亲,让娘亲派翠姨寻来这些药材,若是不通药理的普通人合在一起看这方子,断然看不出这方子的真实的用途,只会以为是寻常的补身子的偏方。

杨氏听他如此解释,思索一番后倒也觉得不错,便喊来小翠下去准备。

拿到所要的药材后,连清便将它放入侯府准备好的回礼中,吩咐绿萝一同带回王府。

离开前,连清看着柳苑的布置,与自己出嫁之前相比,伺候的丫鬟小厮变多了,下人们也更加恭敬了,只是这一切都是在自己身为王妃的前提下,若是自己离开王府,娘亲最后的依靠也只有奉安侯府,自己应当为娘亲做打算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