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叔重返1993 > 第71章 试营业

第71章 试营业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叔重返1993!

所有考试结束,胡杨幸得两位好成绩的同学帮助,再次侥幸过关,于是邀请李芷若和格桑携朋友家人五号吃鱼头火锅。

李芷若家在本市,住在浆洗街,格桑家在锦城也有房子,住在菊乐路,那周围住了很多藏胞,两个地方离火锅店都不远,这时代的锦城真的不大,三环路还没修,二环路一圈才28公里。

七月二号晚上,火锅店全体员工试吃火锅,自家卖的东西肯定要品尝,不然客人问起都答不上来,那多丢人。胡杨忙着复习,就没去了,一切有叶剑和徐梅主持就行。

七月四日放暑假,学生们不再像春节忙着回家,有的打暑期工,有的到处去玩,胡杨舍友一个都没回。于强忙着照顾酒吧和周美女,暑假可是旺季。宋晓勇被老于留着,还是每天40元当酒保,林敏军等着胡杨开业完了再回家。

四号下午,胡杨到达火锅店。

再次检查完火锅店,胡杨到了后面的小院子,这里是整个店里的办公区。

靠大门是保安办公室,店长叶剑是单独的一间办公室,陈设很简单,办公桌沙发文件柜,接着是财务办公室,大堂经理和后堂经理合用一间办公室,库管刘娟的办公室,最后几间是库房和杂物间。

五号试营业。

胡杨六点就开车到了店门口,供货商送来的各种原料正在过秤,库管和厨师长负责监督收货。

鱼头要验新鲜度,必须是早晨宰杀的,过磅进店后,先洗净冷藏,上桌前再剖开,以保持新鲜口感。

八点半,员工早餐,稀饭咸菜馒头包子和水煮鸡蛋,鸡蛋每个人两个,包子馒头随便吃。

九点,服务员开早会,整整齐齐穿着工作服在门前排队集合,大堂经理宁红交待注意事项,早会完毕一起唱段歌,就不用喊口号了。

整个服务人员分三班,一个班组上午九点到下午四点,两个班组下午四点到晚上十点,三个班组轮换上早班。开业之后,周一周二周三下午只上一个班组,各组轮休一天。

到了中午11点左右,开始陆续上客人了,广告还没上报纸,都是路过的客人。

鱼头火锅目前在锦城还是独一家,以“好吃嘴”着称的锦城人最乐于尝试新鲜美食,所以但凡有新开业的,都要进去尝一尝。

保安穿着短袖制服指挥车辆,旗袍长腿的迎宾小姐姐拿着对讲机引导客人选位,并送上一张订餐卡,以后一定要提前预定,不然没座位。

服务员先倒上一杯浅黄色的老鹰茶,此茶产自川西山区,一种叫老鹰树的嫩叶炒制的茶叶,不名贵,但是清热解暑,汤色淡黄,口感清淡,带有花果香气。发酵之后的老鹰茶,呈红褐色,口感较浓郁,有陈香味,又叫红白茶。

服务员再捧出菜单介绍特色菜品,一切井然有序。

胡杨穿件白色短袖,灰西裤,棕色皮鞋站在门外抽烟。

十一点半,放假未归的柳婉,洪江,姚夏率先到达,接着杨义李力李山和放假后从外地赶来的刘军王朗罗文贵侯啸也到了。

胡杨亲自带人进去,坐了大树下的两张大方桌。

出了店门,李芷若和格桑也携手前来,还各自带了一个小姐妹,一共四人安排在小溪渔船旁的四人台。

于强老林老宋也到达了,挨着李芷若们坐。

稍晚,辅导员陈霖老师也带了舍友前来。当然,安排在李芷若旁边的最佳位置。

韩东明亮铁牛也各自带着朋友来了。

三哥三嫂一家也来了。

刘艳也带着姐妹们来了。

邀请的首批客人全部进店,胡杨也开始当上了交际花,这边聊几句,那边聊几句。

胡杨看着电子表,三分钟出锅是红线,五分钟上菜是红线,还好,全部合格。

胡杨陪同学朋友们喝了几杯啤酒,询问大家对菜品和服务的评价,大家都说好。同学朋友们吃完后,见胡杨挺忙打了招呼就离开了。

中午两点半吃完员工餐,店长叶剑,助理郑晓,大堂经理宁红,厨师长王海先开了碰头小会,总结存在的不足,然后各自分头开会落实。

胡杨也到店长办公室稍作休息。

下午五点半,胡杨照例到门口迎接客人。

鲜伟一家四人来了,鼎立的赵总孙总也来了,何总汪总也来了,灵锐的姜总也来了。洪梅,商报的周主任江大美女,市委的周秘书也来了。胡杨旗下的各广告公司员工,除了山城的来不了,其余全体到场。

当然,宴请的客人全部免单。

花篮啥的就免了,正式开业统一安排布置。

今天主要是来品尝提意见。

正式开业那天就别来了,照顾不过来。

试营业的第一天六点,整个包房全满,大厅剩的位置也不多,这要是正式开业了可怎么办?

店长等管理人员全部上场,监督各个环节,记录出现的问题。

好在培训了整整一个月,服务员们应对自如,完全不像一个开张在即的新店。

火爆是肯定的,这点不需要验证,胡杨担心的是员工们能不能持续坚持下来。

胡杨送走客人,一直待在店里,靠窗的位置坐着,点支烟,喝杯茶,望着窗外出神。

十一点半,最后的客人离场,服务员把桌子清理干净就下班了,清洁卫生第二天上午做,完全来得及。

胡杨逛到后厨外面的出口,看见一个骑着机动三轮车的小伙子,车座上还带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将车停在厨房出口,厨师们抬着大桶的潲水往车上的大塑料桶里倒。

做餐饮,其实也是做良心,胡杨坚决不许回收用过的火锅油,而很多小店其实都是把潲水上面的油用勺子舀起来,过滤一下继续使用,味道比新鲜油更香。

这些从大餐馆里回收的潲水油,会把油分离出去单独卖,至于是做肥皂还是干其他用途就不得而知,食物残渣也会分离出来卖给做肥料饲料的商家。

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公交车了,员工们三五成群走路回去,顶多也就二十分钟。

一个保安在店里搭钢丝床值班,一个保安在后院值班室,店里安照了红外报警器,监控还没装,这个时代那玩意像素低,价格昂贵,等过几年才开始普及。

这周徐梅轮岗服务员,最后一个离开店面,看见胡杨还站在店门外,过来打招呼。

“今天累不累?”胡杨问道。

“还行,就是脚有点痛,好多服务员都说脚痛。”徐梅穿了双中跟的黑皮鞋,走路有点蹒跚。

“明天换双软底的试试。”

胡杨挺心疼她的,开车把她送到了宿舍楼下。

不过这才哪到哪,不到一线体验,永远不知道基层工作的艰辛,胡杨是早就体验过了。

(求五星好评,谢谢您,祝工作愉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