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县令大人:小女子要搞钱 > 第73章 澜先生家赴宴结识安姑娘

第73章 澜先生家赴宴结识安姑娘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县令大人:小女子要搞钱!

正月初五,吃过破五的饺子,罗安点燃一挂鞭炮,噼里啪啦声中,铺子开张,又开始了忙碌的一年。

过年后的天气更是干冷干冷的,才过了年大家伙肚子里油水足着呢,铺子里的生意平平,伙计们和婶子嫂子们,并不忙碌,还有功夫闲话一二。

转眼就到了初九,罗好书院先生摆宴的日子。

这也是官宦大户人家的做派,年节上拜访的人太多,一个一个招待岂不费时,索性选了一天来摆宴,招待一番。

若是有两家摆在了一日,那就端看和哪家亲近了,有的干脆派出家里的晚辈,去另家赴宴。

罗安和罗好打扮一新,姐妹两特意穿上了素软缎的浅碧色袄裙。

“阿姐真好看。” 罗好拉着阿姐的手,娇软的说道。

“好儿也好看。”罗安对着镜子里的一大一小两个少女,弯唇一笑。

少女身量纤纤,面庞娇美,大眼俏鼻。弯唇翘起,明媚艳丽。

罗安两次拜访澜先生,都是在书院,还是第一次来她的宅子。

三进的院落,后院西北角是个小园子,不大却很精致。

外堂布置素雅,低调华贵,曲水潺潺,竟是要做流水的席面。

分作男女两席,女客这边,是澜先生亲自招待,男客那边,自有澜先生的夫君宋校尉接待。

宋校尉是厢军骑兵营指挥使,正六品的武职。大庆朝重文抑武,武将的品阶低。

宋校尉也是个不羁的,世家名门,子弟都是走文官的路子,他却自幼喜武。

被父兄押着考了个进士功名,却是自己找了门路谋了个武职,他父亲知道时,朝廷连官凭都发下来了,已经来不及阻止。

“两位姑娘这边请,小心这里的台阶。” 罗安姐妹俩被府里的丫鬟引到了后院。

“多谢。” 罗安进了厅堂,已经有不少夫人小姐在内了。

罗好的好友赵湘儿的母亲赵夫人,也端坐在堂内,罗安微笑着点头招呼。

罗安自是和书院的同窗们玩到了一处。

澜先生给罗安引荐了几位小姐。

“罗姑娘,这位是我的好友,姓安。” 澜先生拉着一位穿着浅藕荷色袄裙的姑娘,给罗安介绍。

那姑娘杏眼桃腮,眼神灵动,透着一股子清澈,让人见着可亲。

看面相,就是一位没有那些鬼蜮伎俩的心思纯良之人。

罗安行了一个女儿礼:“安姑娘好!”

王姑娘笑着回礼:“罗姑娘好,我单名一个辰字,是家母给我取的。”

“你我名字里都有一个安字,是缘分呐。”

罗安笑着说是。

澜先生又介绍了赵县丞家的五小姐,赵五小姐周身的富贵,脸上带着笑,眼里却是光芒黯淡。

澜先生引荐完了,自是要去忙别的事。

那安姑娘就过来和罗安说话,也是性情相投,几句话两人就熟识了起来。

“我是大庆十四年生人,今年十六岁了,姑娘是?”

“我大庆十五年,十五岁。”

“我比姑娘需长一岁,也攀个大,不如姑娘唤我一声辰姐姐?”

“是。辰姐姐也别姑娘姑娘的了,听着生分,叫我安儿吧。”

两个姑娘相视一眼,浅笑嫣然,整个内堂都亮堂了。

“澜姐姐家的院子搭了个花房,里边有培育了几株极品的海棠,不如我们一起去瞧瞧?”

“好~”

两个姑娘相携去了园子。

园子里,一条小路清扫干净,别处还覆盖着白雪,为着景致,入冬后就没有清扫过。

白雪红梅,格外的好看,小径上的两个姑娘更显清丽。

杨县令从园子里的亭子出来,看见的就是两个姑娘的背影。

那个浅碧色的身影,袖子里掉出一个物件,落在了小径边的薄雪上,那姑娘也不觉。

杨县令略作避让,等个身影走远,捡起了那雪地上的物件。

一个月银白色的荷包,上面两条凶恶的大狗,杨大探过头去看,噗呲一声笑的露出了大板牙。

“大人,那个是罗姑娘吧。不知是哪位姑娘的荷包,我送过去吧。”

杨县令瞥了他一眼,把荷包递给了他,抚了抚袖子,一派清贵风姿。

他极力板住脸上的表情,眼里的笑意却是藏不住。

罗安在澜先生家,玩耍了半日,筵散,就带着罗好与先生作别。

安辰和罗安也在门前作别,两人这一场筵席的功夫,已经成了好友。

“安儿,我在东大坝那租了间铺子,明日就开业了,你去我那坐啊!”

罗安有些惊讶,看王姑娘的穿着打扮,可不像是要开铺子讨生活的人家。

可是各家有个家的难处,罗安也没有追问。“好,我一定去。我家有个羊食铺子也在东大坝,就在长青大街上,旁边就是东四巷,辰姐姐有空也去坐坐,我做羊肉汤给你吃。”

安辰笑着,“我那铺子也在长青大街呢,离着祁家武馆不远,旁边是杨家食肆。”

罗安惊讶道:“巧了,那咱两家的铺子可不就不远吗!祁家武馆斜对面那个罗记羊食馆就是我家的铺子。”

安辰眼里都是狡黠笑意,她自然知道罗安家的铺子在何处的,还见过这姑娘在铺子里平风波治恶妇。

澜先生家宅子的外面,此时停了不少马车。

严至也早早的就赶着马车,等在了外面。

罗安和安辰两人依依惜别,上了各家的马车。严至接到两个妹妹,扬鞭回家。

赴宴竟是比做活还要累,罗安这夜睡的极为香甜。

罗安每日都是卯时起床,到铺子里准备早间卖的吃食。

今天也是到了时辰,就自然醒来,一睁开眼,觉得格外的亮堂。

东屋里的罗老三和郑氏,也起了。罗老三掀起正房外屋门口的门帘,就要推门出去。

一下,没推动,再一下,又没推动。咦?罗老三用力一推,门依然没推开,好像是外面有什么东西顶住了。

罗老三不由一惊,这是怎么了?

冬天呼啸的大北风,为了保暖,北地人都会打了米汤,把破旧不要的衣裳扯成条,糊上窗子的缝隙。

罗老三不知道门外怎么了,就扯了窗户缝上糊着的破布条,要从窗子跳出去。

米汤早就干透了,固定在破布条上,一扯就发出呲啦一声。

郑氏在东屋里听了动静,边往外走边问道:“孩子他爹,你干啥呢?”

“这门外不知道咋的了,我出去看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