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情满六零年代 > 第15章 卖粮食

第15章 卖粮食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情满六零年代!

第二天早上,张瑞又画了个丑丑的妆容,穿着酸溜溜的花布衫,背着大竹筐出了空间。

她跟随着三三两两骑着自行车、穿着各种工作服的同志,来到了南城区。这里有一家国营纺织厂、保温瓶厂、无线电厂、手表厂。

现在正是上班的高峰期,街上人流如潮,大家都是笑容满面。年轻人三个一伙,五个一群地走在通往厂区的路上。

各个厂的家属区、职工宿舍离得都不远。多数是张瑞在电视上看到的筒子楼、独门独户的二层小楼房或小平房,街道、巷子都很窄。

她走进了手表厂的家属区,打量着来来往往的人们。

看到一个四十几岁的中年男人,身上穿着半新的中山装,手推一辆自行车正往外走,车把上还挂着一个黑色的手提包,一看就是不差钱的主。

张瑞装的可怜兮兮地走过去问道:“叔,你知道兰花家在哪吗?”

现在的人总体上还是比较淳朴热情的,中年男人摆摆手说:“小同志,我没听说过谁家有叫兰花的,你再去问问别人吧。”

“好心给她送点细粮,没想到给我的地址是假的……”

张瑞故作委屈的嘟囔着,发出的声音让中年男人听的分明。

本来打算推着车离开的男人一听,扭过头盯着她背上的背篓,压低声音急切地问道:“同志,你有细粮?”

“有啊,我娘攒了好久的白面,挂面……”

“同志,你跟我回家一趟,兴许我妻子知道你要找的人住哪。”

“真的吗?那可太好了……”

张瑞知道鱼上钩了,故作惊喜的跟着同样欢喜的男人走进了一个小院里。

“秀梅,秀梅,你出来一下。”

男人一边把车推进门里,一边喊着。

“咋了,东方?你不是去上班了?”

一个系着围裙的中年女人走出来,看着一个黑瘦的丫头跟着走了进来。

叫东方的男人赶紧关上房门,走过去对妻子低声说:“这姑娘有细粮,老大家的怀孕了,正需要细粮补补,我就把人带过来了。”

李秀梅一听也是激动万分,走过去,拉着张瑞的手就问:“小同志,你真的有细粮吗?能不能卖给我们点儿?我们真的很需要。”

张瑞也没继续演下去,她掀起背篓一角让他们看里面的白面、大米、挂面。

“大米8毛,白面一块,挂面1块5,都不要票。你们要多少?”

“姑娘你有多少,我们都要了。”夫妻俩看到这么好的大米白面,有些激动地说。

他家条件不错,家里5个孩子都有工资,只是现在供应紧张,有钱都买不到细粮。

他们也经常偷摸着去黑市,买些高价粮食、肉类,可黑市里的细粮也是不好碰到的。

这姑娘手上的细粮一看就是好东西,那么光滑、雪白的挂面,他们就没碰到过,价格还和黑市差不多。

家里人口多,还有两位老人,买再多他们都觉得不够。

“大米30斤,白面30斤,挂面10斤,你们都要了吗?”

“要,我们都要,同志,走,跟我进屋,我给你拿钱。”

李秀梅赶紧带着张瑞进了房间,赵东方拿出一杆秤,有点不好意思的称着张瑞放在地上的东西。

张瑞无所谓的看着,脸上带着理解的笑容。人家买东西,肯定得看看斤秤够不够啊!

称过以后,赵东方高兴的让妻子给张瑞算钱。东西又好,斤称也给的足足的,这小姑娘是个实在人。

李秀梅数了69块钱递给张瑞,犹豫了一下问道:“同志,你那里还有细粮吗?”

“是这么回事,我娘家哥哥、姐姐他们也想买些细粮,我看你的东西好,就想给他们也靠点……”

他们倒是不抱太大希望,毕竟现在一些人家连粗粮都不够吃,这姑娘手里的细粮还不知道攒了多久。

可她一想到自己哥哥姐姐、侄子外甥面黄肌瘦的样子,就忍不住问了一句。

“我爹那里还有些,你们要是需要,我现在就过去拿……”

“需要,同志,那可真是太好了!”

“那我现在就去,你们等我一会儿。”

“我这就骑车去厂子里,叫他们带钱过来。”赵东方也不含糊,推着车就走了出去。

“同志,我叫李秀梅,刚才那个是我男人,不嫌弃就喊我一声秀梅婶子。”

“哎,秀梅婶子,您就叫我巧姐就行,我现在就过去找我爹。”

“巧姐儿,一会儿赶紧过来啊!你大姨和你大舅一会儿就过来了啊!”

李秀梅故意对着张瑞的后背说道。

“知道了,婶子,我一会儿就过来。”

走出家属区没多远,张瑞就找了个隐蔽的角落,借着竹筐的遮掩,又放进去了30斤大米、30斤白面、10把一斤捆的挂面,想了想又放进去了6只土鸡,用黑布盖上。

她蹲在一个小区的角落里,拿出一张白面做的油饼慢慢地咬着,路过的人都能看到她。

来往的人不由地盯着她手上的油饼咽口水,一个衣着讲究的大姐走了过来,低声问道:“大妹子,你有细粮吗?”

张瑞没有说话,轻轻点了下头,女人一脸惊喜,故意大声说道:“表妹,你咋在这里蹲着,不知道回家啊?”

“表姐,我不是怕你上班没在家吗,就在路边等着你。”

“走,赶紧回家,姐给你弄碗鸡蛋水。”

张瑞略微吃力地背着背篓跟着女人进了家属区,到了一处二层小楼,女人赶紧把张瑞带进了房间,关上了房门。

看到竹筐里的东西,她是一阵欣喜,苦于自己要不了那么多,她就出去叫了两家关系不错的大姐过来,三家把竹筐里的东西都分了。

土鸡张瑞也没论斤称,一只3元,他们三家一家要了两只。

临走,还热情地交代张瑞,弄到细粮可别忘了过来找她们,这里住的大部分是无线电厂的职工和家属,条件都不差。

张瑞背着空竹篓走了出来,借着竹篓的遮掩,把钱扔进了空间里。

走出家属区,她找了个隐蔽的地方,把东西放进竹篓里就往赵东方家里走去。

到了家门口,李秀梅就热情的喊她回家,到了房间就看到两个年轻男女等在里面,他们分别是李秀梅的侄子、外甥女。

两家各要了20斤大米,20斤白面,10斤挂面,算完账后,李秀梅的侄子就不好意思地问她能不能弄来猪肉。

张瑞迟疑了一下,李秀梅道出原委——

她侄子谈了个对象,家里条件不错,明天是第一次上门拜见岳父岳母,就想拎点撑面子的好东西。

这年月,最有面子的礼品就是3斤3两的五花肉了,所以就贸然的问了一句。

“我今天下午去村里给你寻摸寻摸,明天早上你就在这儿等信吧,丑话说前头,不要票1块5一斤。”

“那感情好,巧姐儿,你不管弄到多少猪肉,能不能都给婶子?还有米面啥的?”

她考虑到自己买到了细粮,两个儿媳家肯定会知道,如果不帮他们也买点,儿媳妇心里肯定会难受她这个婆婆。

厂里几家关系要好的同事,也得通知到,现在日子都不好过啊……

张瑞点点头,表示可以,几个人客客气气地把她送出了门。

“小姨,她真能弄来肉吗?可别耽误表哥的正事。”

“这姑娘是个有门路的,你没看到那挂面的品相,我还是头一次见那么好的挂面……”

张瑞心里那个美啊,转眼就收入了小三百。她又如法炮制,在附近几个家属区卖了60斤大米,60斤白面,30斤挂面,10只土鸡,6斤红糖。

为了不被人觉察到她的行为,张瑞把筐里的东西卖完以后就离开了这片家属区。

她背着竹筐找了个封闭的巷子进了空间。她到浴室洗干净粉底液后,就找了一件纯棉泡泡袖的白衬衣,一条黑色的半身伞裙穿上,脚上蹬着一双小白鞋。

又找出了一个简单、复古的帆布包背在肩上,妥妥的一个年代小美女出炉了!

她闪身出空间,想到空间里日渐增多的小金库,欢愉地朝新街口百货大楼走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