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越历史:泱泱华夏,对话古今 > 第456章:中兴之主?

第456章:中兴之主?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历史:泱泱华夏,对话古今!

自从和黄渊走了一遭时光长河,见了一番历史兴衰后,李世民就一直跟自己说,天下无不散的宴席,自然也没有长盛不衰的王朝。

强如大唐,终有一天也是要覆灭的。

但是当这一幕真发生在他眼前的时候,还是有些忍不住唏嘘感慨。

他都这样了,直播间内的网友更是感触良多啊。

“唉,前一百五十年里,节度使是大唐的骄傲,是替大唐守卫边疆的战士。”

“但后一百五十年,节度使无疑已经成了大唐的噩梦。”

“藩镇之祸原来这么可怕,怪不得历史上那么多皇帝都要削藩。”

“你们关注的都是李唐王朝的兴衰,我就不同,我在看颜公。”

“该说不说,颜公这气节,虽然不及文天祥,但也是世间少有了。称得上一句烈士!”

“那不然你以为见字如见人是从哪里来的?书法的框架就讲究一个颜筋柳骨。这里的颜筋说的就是颜公!”

“怪不得当年我要学书法的时候,老师第一个推荐我学的就是颜公的字体,字如其人,不外如是!”

“我华夏民族一向如此,大难来临的时候,总有些人的骨头是硬的,弯不下去!”

“还有铁血安西军!不愧是大唐的荣耀!”

“没错,铁血安西军不一定是大唐最强的军队,但一定是军魂最强的一支军队!”

“什么情况啊?我是历史小白,有点看不懂,有人能解释一下啥是铁血安西军吗?”

“铁血安西军你不知道,那你知道安西都护府吧?”

“这个肯定知道,唐朝最有名的都护府就是安西都护府了。唐玄宗李隆基时期的安西都护府节度使就是高仙芝,那在当时可是名噪一时的名将啊!只可惜后来李隆基听信谗臣,导致惨死。”

“没错,铁血安西军就是安西都护府的军队,他们的职责就是替大唐守住边疆,预防来自西域的进攻。”

“唐德宗李阔时期,由安史之乱引发的各地叛乱层出不穷,唯独安西都护府一如既往,尽忠尽责,化为一面坚固的盾牌,守卫的大唐在西域的疆土。”

“但不管是当时身为首领的郭昕还是安西军,都已经镇守安西都护府太多太多年了,那些兵士,有的都已经在这当了十几年的兵,早就到了换防的时候。”

“可是那时候的大唐内忧外患,哪来的精力去给他们换防?”

“不仅如此,就连补给和支援都无法提供。”

“恰逢此时,吐蕃像是嗅到了血腥味的群狼,看出了大唐的外强中干,于是向安西都护府发起了进攻。”

“面对挑衅,郭昕毅然决然带着安西军迎战。以一府之力,敌一国!”

“这一战打了好久好久,安西四镇一个接一个沦陷,到最后,只剩下龟兹一城。”

“最后一次出征时,郭昕站在龟兹城城墙之上往下眺望,只见入目之兵士,皆尽满头白发!原来啊,他们已经守了这座孤城整整五十年!”

“原来的新兵,早就变成满头白发的老兵了。”

“但即便如此,他们也发起了属于自己军旅生涯的最后一次冲锋。无怨...亦无悔,只为昔日贞观、开元时,大唐之荣耀!”

“但在我看来,他们才是大唐真正的荣耀!”

“没错,我也觉得。纵使昔年李世民和李靖兵锋之盛,无人能敌。但铁血安西军始终是我心中,大唐最大的荣耀!”

“在没有支援,没有补给,一切都自给自足的情况下,守了一座孤城整整五十年,熬白了头发,熬没了青春,当兵当到这种地步,如何当不得荣耀二字?”

“卧槽,这就是安西军吗,当真铁血无双!”

就连李世民,此刻都有些黯然神伤。

朕的铁血君王郭昕,朕的铁血安西军。

你们,都是我大唐的荣耀啊!

昔年,他李世民南征北战,打服了一切不服的西域势力,所以他才能开创贞观之治,万国来朝。

届时大唐子民,皆以他为荣!

殊不知今时今日,我唐太宗,当以你们为荣!

大唐能养出你们这样的兵士,是大唐的荣耀!

再和安禄山史思明这些人一对比,他简直有一口老槽不吐不快。

同样是节度使,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你们想着谋朝篡位,做乱臣贼子。

人家却为我大唐尽忠职守了整整五十年!

那满头的白发,是何等的震撼人心啊!

若有一日朕能重临世间,诸逆臣皆当死去,诸肱骨之臣,有功之臣,皆当重赏厚赐之!

否则,朕难消这心头之恨!

只可惜,我也就是想想罢了。

这般光景,我李世民的尸体都不知道凉了多久了。如何能重临世间?

又如何能征伐逆臣?

如何能赏赐功勋?

恨啊!

我恨我李世民早生了两百年!

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不当同室操戈,与那无能之辈李建成争个你死我活。

而是应当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之既倒!

相比于开国之主,我李世民更想做大唐的中兴之君啊!

只可惜,我不是刘秀。

我偏偏早生了那么两百年!

可恨,何其可恨啊!

然而就在这时候,那时空裂痕中竟然传出一道声音,令人诧异万分。

十八点五十分,李唐最后一位救世主,人称小太宗的李枕正式上线!大唐王朝最后的传奇,将由这位对贞观奇迹,开元盛世怀着无限憧憬的唐宣宗开始书写!

听见这声音,李世民彻底愣住了。

小...小太宗?

啊这,没有我李世民,整出来一个小号李世民?

这也行啊?

还有,唐宣宗,宣这个谥号可不是哪个皇帝都能受得起的。

明朝的明宣帝可是朱瞻基那个小狼崽子,如果不是英年早逝,说不定又是个朱棣。

即便如此,也和父亲朱高炽一起开创了名留青史的仁宣之治啊!

我大唐的这位宣宗,莫非便是李唐王朝的中兴之君?

忆昔开元喧盛日,天下朋友结交情。

眼界无穷世界宽,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恰逢此时,屏幕上出现一行诗文,昭示着李唐王朝即将进入下一个巅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