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家祭无忘告乃翁 > 家祭无忘告乃翁 第34节

家祭无忘告乃翁 第34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家祭无忘告乃翁!

刘家的事没什么好说的,刘明章母子关系不好,和几个儿媳妇更是不好,有谭佩玉的例子在前,几个儿媳妇都怕步了后尘,天天怂恿自己相公放弃走科举,家里有个秀才就够了,犯不着都得考秀才......赵铁生说得细致,想告诉谭振兴用不着和刘家计较,刘家人多矛盾多,早晚会闹到明面上来的,那时候还有何名声可言,谁知后面的话没来得及说,谭振兴就兴致冲冲地走了。

赵铁生:“......”

担心谭振兴出去惹事,赵铁生观察了他两日,发现谭振兴没有任何不对劲才放了心,然后,就发现谭振兴格外关注自己,有空就往自己跟前凑。

好像...好像和自己很亲昵,但那表情又分明在和自己较劲。

赵铁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没错,谭振兴就是在和赵铁生较劲,他对院试没什么信心,自从赵铁生来后,谭振兴预感自己院试能过,为啥呢,因为他觉得赵铁生不如他!

赵铁生背的课文他会背,赵铁生写了诗他也会写,写得还比赵铁生好,赵铁生如果能考上秀才他也能。

防止赵铁生偷偷进步,他天天都会看赵铁生的功课然后自己偷偷做一遍。

哪晓得写诗时被谭盛礼撞见了,揍了他顿,还罚他去砍柴,每天两捆柴,不认柴,只认钱。

谭振兴:“......”

砍柴容易,卖柴难,湿哒哒的柴火谁买啊,谭振兴叫苦不迭,庆幸地是兄弟有难同当,谭振学他们也在砍柴之列,他心里好受不少。

于是,谭振兴他们又恢复了以前的作息,天不亮就出城砍柴了,有段时间没用腿,以致于进城后走路有点跛脚,谭振兴感慨,“看来还是得天天练。”

谭振学翘起脚尖,蹭了蹭地面,脚又痛又痒,很想脱了鞋子挠两下,问谭振学,“你觉得呢?”

谭振业一脸无所谓的表情,倒是谭生隐痛的不行,“是不是佩玉姐天天煮好吃的脚上长肉的缘故啊。”

赵铁生带了几十斤肉来,谭佩玉变着法子煮好吃的,谭生隐感觉自己胳膊都粗了圈,脚上肉多,所以才会疼。

谭振兴甩了甩跛脚的腿,赞同道,“有这个可能。”

每人背上挂着两捆柴,谭振兴犯了愁,不知往哪儿去,还是谭振业聪明,说城里学子多,客栈饭馆生意好,先去最近的饭馆问问。

结果好死不死的,碰到了刘家人。

刘家全家十几口人,住客栈开销大,就专程租了间宅子,宅子离饭馆不远,谭振兴他们抄近路,恰好经过宅子前。

门半敞着,罗氏坐在院子里骂人,骂几个儿媳妇好吃懒做,花钱如流水,嗓门洪亮,不输在村里的时候。

谭振兴脚不舒服,是想直接走过去的,偏偏,罗氏歪头看到了他们,谭振兴微微弯腰,冲谭振学道,“回家你们要替我作证,不是我先招惹她的啊。”

谭振学没反应过来,就看谭振兴放下柴捆,声音不高不低道,“哟,又在骂人呢。”

谭振学:“......”

这不是先招惹是什么,他推谭振兴,“大哥,咱快点走吧。”

谭振兴冲他挤眼色,“别怕,凡事有我呢。”

有你才怕,谭振学不想横生枝节,冲里边的罗氏颔首,喊了声婶子。

谭振兴:“......”

罗氏慢吞吞爬起身,“谭家傻子?”

谭振兴:“......”他娘的,今天不出口恶气回家晚上肯定睡不着。他深吸两口气,挑起柴捆往前走,边走边呵呵呵的冷笑,“哎呀呀,是我眼拙认错人了,我以为是咱们县鼎鼎大名的秀才公的娘呢,原来是头发花白满脸沧桑受尽苦难的大娘啊,哎哟哟...”

谭振学:“......”谭振兴从哪儿学来的腔调,到底从哪儿学来的,被父亲听到恐怕不是顿毒打能完事的,这嘴脸太像街上尖酸刻薄见不得人好的大娘了。

谭振兴慢腾腾地朝前边走,嘴角弯成了月牙。

回过神的罗氏确认自己没看错人,眼前卖柴的就是谭家兄弟,再品品谭振兴话里的意思,别以为她没读过书就听不出来他骂自己是人老珠黄的老太婆,她双手撑腰,气势汹汹地跑出来,“谭振兴,你骂什么...”

谭振兴不搭理她,继续往前边走,快走到尽头时,他回眸看了眼,罗氏就在身后,骂他骂得唾沫横飞,周围住着的人都跑出来看热闹。

许是罗氏语速看,其他人听不清楚她骂得什么,冲谭振兴道,“她在骂你。”

“我知道。”要的就是她骂,她要不骂自己还不知道怎么办,他放下柴捆,吆喝了两声,“卖柴咯,卖柴咯。”

神色淡定,完全没把罗氏放在眼里。

谭振学不知道他葫芦里卖什么药,欲开口催他赶紧走,谭振业幽幽看了谭振兴两眼,拉住谭振学,“让大哥去吧,搞砸了回家挨打的也是他,怕什么?”

谭振学:“......”这是亲兄弟该说的话吗?

“谭振兴,进了城眼睛长在头顶不认识人了?还是仗着读了点书就横着走了?”罗氏抬着下巴,盛气凌人。

“哎哟,横也是你们横啊,谁不知道刘明章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啊...”谭振兴抑扬顿挫地高喊了两句,随即收敛神色,朝其他人拱手,彬彬有礼道,“她是谁你们可能不认识,是桐梓县安乐镇兴山村的刘明章母亲,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出了名的什么他不说,甩个耐人寻味的眼神,任众人自行想象。

在场的都是妇人,听口气都听得出谭振兴未说出的两个字:泼辣。

罗氏暴跳如雷,“谭振兴,敢骂我,你活腻了是不是?”

谭振兴满脸无辜,问众人,“我骂人了吗?”

谭振业咧嘴,大声道,“没有。”

“那她又往我身上泼脏水吗?”

谭振业正经地回答,“是。”

“哎。”谭振兴可怜地叹气,“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罢了,不说了。”

众人:“......”

她们什么也没听到啊,就知道这位穿着上等面料服饰的老妇人是桐梓县安乐镇兴山村刘明章秀才的母亲,在村里是出了名的...然后没有了。

自儿子成了秀才,罗氏没遇到过指着她鼻子骂的,她手指着谭振兴,“说,必须说清楚,不说清楚你别想走,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是什么目的,看我们家条件好就想巴结是不是,我告诉你,门都没有,我家明章得学政大人亲睐,明年就是举人老爷,你给他提鞋都不配...”

“举人老爷啊...”谭振兴捂住胸口,“我好害怕哦。”

谭振业:“......”兄弟多年,他怎么不知道谭振兴除了哭还有更讨打的一面呢?

罗氏被谭振兴故作害怕又满脸笑容的表情气得脸青,要不是人多,真想扑过去撕烂他的嘴,但她不敢,怎么说她也是未来举人老爷的娘,街上动手打人多丢脸啊,她吐出口浊气,音量拔高,“谭佩玉呢,怎么着,被休回家不敢出来见人了?”本想骂点难听的话,又怕被人说言语粗鄙,硬是将那句‘不会下蛋的母鸡’给咽了回去。

在场的人都是人精,听到这,总算听出点意味来,原来是旧亲家啊。

那热闹有得看。

果然,只听谭振兴道,“我长姐心善,见人她不怕,就怕她出门见到不三不四的侮了眼。”谭振兴脸上笑眯眯的,害怕众人不清楚双方关系,重新捋了捋,“这位是我长姐以前的婆婆,做人极有原则,儿子考上秀才,说休妻当天就休了,半刻不耽误,害怕我长姐想不开,还非常贴心的拿绳子绑住我长姐手脚,说实话,她真的是非常善解人意的好婆婆呢.....”

贴心和善解人意被他咬得很重,在场的人好笑,故意问他,“因何事休妻啊?”

“哎...”谭振兴甩头,“我父亲端方雅正又不善言辞,不好过问后宅之事,领着我长姐就回家了,也没问句为什么。”

“你娘呢?”

“我母亲早年间就去了。”

那就难怪了,妇人和妇人好说话,男人出面像什么样子?人家估计就是看清这点故意羞辱儿媳妇呢。

“等等,刘秀才不是有娘子吗?”在场的人就住在周围,知道些刘家情况,刘秀才是进城求学的,有两个弟弟要参加院试,因此全家老小都搬来了。

谭振兴笑着解释,“哦,那是后来娶的,就是不知道是我知道的那位不?”要知道,刘明章休妻前就和城里小姐看对眼了,谭振兴问罗氏,“没换人吧?”

罗氏:“......”当时有好几个心仪明章的,谁知道谭振兴说的谁,隐隐觉得不对劲,想说两句,被谭振兴抢了先,“罢了,不管是谁,刘秀才乐意就成。”

说着,谭振兴注意观察周围人的脸色,不再继续这个话题,拍了拍手边柴火,卖力吆喝,“卖柴咯,卖柴咯...”

罗氏没太明白谭振兴的意思,以为来找茬的吧,不成想阴阳怪气地说了几句话就走了,不像谭家兄弟的作风啊。

直到傍晚刘明章回来她都没弄清楚状况,沾沾自喜地看着院子里晒的柴火,“明章,你猜我今天看到谁了?”

刘明章按着太阳穴,回想刚刚外边人看他的眼神,总觉得有点不对劲又说不上来,听罗氏问,她顺口道,“看到谁了?”

“谭家人,以为他们进城过得多好呢,还不是要砍柴维持生计,哼...”罗氏满脸嫌弃,亏他们还不想把柴卖给自己,她多给几个铜板还不是乖乖卖给自己了?装什么清高!

说起卖柴,谭振兴没少埋怨谭振业,又不是卖不出去,凭什么卖给罗氏,想想他就来气。

“大哥,你表现得不错,谁教你的?”看谭振兴满眼哀怨,谭振业故意找话题和他聊。

书房就他们四人,没什么不能说的。

谭振兴扭头不吭声,照他的想法碰到刘家人是要当街对骂的,谁知背地偷偷练习的时候被谭佩珠听到了,谭佩珠告诉他硬碰硬不行,骂输了丢脸要挨打,骂赢了也是丢脸要挨打,他问谭佩珠,总不能见着人什么都不说地走掉吧,然后谭佩珠就和他说了很多。

很多很多。

多到他还有都没说完。

“不行,明天我们继续去那边卖柴。”必须要把谭佩珠教的话说完。

谭振业:“......”

没被谭盛礼发现端倪是运气好,再去就不是巧合而是存心找茬了,谭振业望着在信心勃勃的谭振兴,心思动了动,“再碰到刘家人你不怕?”

谭振兴挺了挺胸脯,“我堂堂做人,怕她做什么?”

谭振业笃定有人在背后教谭振兴,要知道,谭振兴看似什么都没说,实则透露了许多,而且处处针对刘明章的品行,冲他考上秀才就休妻,休妻后就再娶,城里读书人和他打交道就得掂量掂量。

读书人有多注重名声,刘明章就会多为人不耻。

谭振兴那番话,可以说杀人于无形。

便是谭盛礼,都逮不着他错处。

“大哥,你今天找过赵叔没?”这几日谭振兴和赵铁生走得近,谭振业猜测是不是赵铁生教他的,但谭振兴的回答让他否认了这个猜测。

“我没事找他作甚?”

不是赵铁生还能有谁,谭盛礼是万万不会教他这些的,谭振学也不会,至于谭生隐,谭振业盯着谭生隐看了几眼,看得谭生隐心头突突直跳,“看我作甚?”

谭振业摇头,“没什么。”

☆、第47章 047

不会是谭生隐。()

遇到刘家之事几人并没隐瞒谭盛礼, 他们无心起冲突,是罗氏不依不挠,谭盛礼通达,没有训斥他们,而是叮嘱他们在外谨言慎行,莫做丢人现眼的事。

谭振兴点头如蒜, 翌日砍了柴跃跃欲试地还要抄近道,谭振业拦住不让。

那番话足以让刘明章名声扫地了, 如果穷追不舍,谭盛礼那边不好交差。

谭振兴只得作罢,不过走街串巷卖柴时会打听刘明章,如谭振业所言,桐梓县的几个秀才都以刘明章不耻, 有了功名就不顾夫妻情分, 抛弃糟糠,德行有损,与其为伍, 难保他日不会被刘明章陷害, 由此,俱疏远了刘明章。

虽说这样,谭振兴犹不解气,还是太便宜刘明章了。

他长姐顶着下堂妇的名声再难嫁人, 刘明章不过损失了几个朋友, 比较来看, 还是他长姐更惨。

不服归不服,私底下不敢偷溜出去找刘家人麻烦,因为天气越来越热了,以防中暑,他们进城卖了柴就得回家,夏季雨水多,若那几日暴雨,他们要在家抄书,谭盛礼放在书铺的《周髀算经》卖得好,为谭家挣了不少钱,加上买宅子剩下的钱,再买个大点的宅子都成。

当然,关于钱财众人都不敏感,除了谭振业,他给谭振兴出主意,让谭振兴探探谭盛礼的口风,想买宅子就趁早,早在院试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