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尚书大人易折腰 > 尚书大人易折腰 第44节

尚书大人易折腰 第44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尚书大人易折腰!

寒雪上前两步,“姑娘,奴婢今天听说大姑娘明日要去游湖。”

“去游湖?”谢元娘原本已经要回屋的身子停下来。

姐姐性子喜静,平日里除了宴会,极少出去,府中又出事,加之族学辩论会的事,按她的性子该去族学才是。

换做是以前,谢元娘不会多想,只是有了上辈子的事,谢元娘到不由得不多想了。

“奴婢只知道大姑娘让马房那边准备马车。”寒雪也没有打听出别的。

谢元娘思索了一下,“打听一下姐姐和谁出去游湖。”

寒雪应声,令梅这边见寒雪禀报完了,三人这才退下。

谢元娘躺在床上,回想刚刚父亲说的事,竟有些无力,因生了她才导致母亲差点不能再有子嗣,说起来这也算是牵怒吧?

不管如何,终于找到了原因,谢元娘心里的困惑也被解开了一些。

她知道父亲并没有说出事情的全部,毕竟只凭着这一点,孔氏做为一个母亲,还不足以下这么狠的心,除非还有别的事情在里面。

第96章 寻求1(可怜)

想要知道当年的事,又事关到祖母,除非在祖母那边才能打听到真相。

谢元娘只愁现在手中没有人,不然可以让人去打听一下,便是从祖母身边的人下手,总能打听出一二。

若是不知这件事情,谢元娘也不会去惦记,此时知道了,就像一根刺扎到她的心上,不扎出来总是难安。

辗转反侧。

这一晚谢元娘没睡好,早上去静安居请安的路上,谢元娘还在想着这事,听到身后有人唤她她才停下来。

“姐姐。”谢元娘回头看到身后的人,心情一时之间有些道不明的滋味,还是笑着打招呼。

她觉得有些事情变了,比如重生回来,她是想珍惜亲人之间的感情,和姐姐亲近一些弥补前世的遗憾,现在发现事实真相并非如此,热络的心冷下来,到觉得越发看不清身边的亲人。

谢文惠今日穿了件绫罗缎面耦合色的长裙,里面搭了件暗黄绣着芍药花边的交领内衫,简单的发髻上插着一只拇指大的珍珠发簪,简单又不失典雅的贵气。

她笑时人就像远远安静盛开的兰,“正巧遇到,不然我也要去青山居找你。”

谢元娘眸子微动,“姐姐找我的事?”

谢文惠看了她一眼,总觉得今日的谢元娘有些怪,又说不出哪里怪,不过还是先说了要说的事,“砚姐到了金陵,总不能让她一个人去族学,你今日若没事便先陪着她去。”

“姐姐今日不去?”谢元娘问。

“我约了人去仙女湖看桃花。”谢文惠直接把话堵死,“母亲让咱们姐妹俩总要抽出一个人来陪砚姐,今日就先委屈你了。”

谢元娘笑了,“看姐姐说的,有什么委不委屈的。”

谢文惠左言右顾,生怕被问与谁去湖边,谢元娘若连这点看不出来,便是真傻了。

这一瞬间,回想起她前世的愧疚,以总接守了寡的姐姐到府中小住,甚至因此引得婆婆不满,重生回来又一心想休复姐妹关系,一件件一幕幕,她还真是傻透顶了。

“我看你好像有心事?”谢文惠被一直盯着,不舒服的问。

谢元娘才收回目光,笑道,“天天能出去玩还不知道多有趣,我哪里会有心事。”

“昨日你去了哪里?”谢文惠打听道。

若是平时这般问,谢元娘还真就回答了,今时不同往日,她目视着前方,“随处走走,不然整日里困在府上多无趣。”

谢文惠觉得眼前的谢元娘像雾里的山,越想看清却越模糊,“一个闺中女子,总往外跑成什么样子?大哥这些日子常在府中,你若觉得无趣便去幽兰居找他,听他说说这一年游学的经历,也总好过往外跑好。”

谢元娘侧头,直视向姐姐的眼睛,目光清澈明亮,干净无尘,“姐姐这个提议到是不错,我记下了。”

已经进了静安居,谢文目地又都达到,也不再多说废话,心里惦记着到仙女湖那边如何与董适和苏莹宝来个偶遇,自是没有注意到身旁谢元娘带着冷意的打量目光。

静安居孔氏看到谢元娘便沉着脸,谢元娘此时也不在意了,只当没有看到自顾的用着早饭,饭桌上谢父见妻子的举动有些不满,主动和谢元娘说话。

“今日你要出府玩还是去族学?我要去拜访一位故友,你闯了状元楼名声大震,他早就想见见你。”对于小女儿,谢父是真心喜爱的。

孔氏不和长女说话,扭过头来道,“老爷一个男子,带着女儿上门像什么规矩,若是他家真想见元娘,改日送了贴子上门,我带着元娘去。”

还真是见不得她一点好。

谢元娘故意逆着母亲的想法来,笑道,“到也不用那么麻烦,父亲是私下拜访,又是谈论诗画,也不算失礼。”

孔氏目光微沉,“你父亲不懂规矩,你还不懂规矩,闺中女子哪有乱跑的。”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不懂规矩,母亲还不是由着我的性子来,再说我是与父亲出去,又哪里没规矩了?”

“你还顶嘴。”

“好了。”谢父打断妻子,“不过些许小事,一大早和孩子志这么大的气何苦?”

孔氏一脸的不满,“还不是你惯着她。”

谢元娘索然无味道,“我还是和砚姐去族学吧,也省着母亲说我没规矩。”

孔氏就被一噎,神色不郁的看了她一眼,还想说话,见一旁的丈夫看她又看向砚姐,孔氏这才没有再说话。

一顿饭便在不快的气氛中用完了。

孔氏心情不好,留了鸣哥说话,先让他等在一旁,还在叮嘱长女,“你极少出门,让刘妈妈找几个强壮的护院跟着。”

“女儿知道。”

谢元娘一路往外走,还能听到身后母亲关心姐姐的声音,反而她,到像个外人。

砚姐是外人,刚刚不好多嘴,此时见谢元娘沉默,到觉得她有些可怜,“姑母好强,不想被人议论,并不是针对你。”

外人都这么看。

谢元娘侧头,扯开嘴角一笑,“多谢表妹关心我,我没事。”

“我只是就事论事,并不是关心你。”砚姐清傲的丢下话,带着丫头走了。

甩下谢元娘几步远,这才停下来回头看她,“你要不要同我一起去族学?”

“我还有别的事。”

砚姐被拒,眉头往中间蹙,却也不再多说,只是有些怒其不争的多看了谢元娘一眼,带着丫头走了。

谢元娘知道砚姐是好意,正常被母亲训过,她就应该好好表现,她却还是自己想做什么便做什么,落在旁人眼里自是无可救药。

只是她的情况旁人不了解,更不好多解释。

回到青山居,谢元娘简了身轻便便于出行的衣衫,简单的发髻上插了只蜻蜓簪子,带着令梅便出门了,这样的事情谢元娘常做,太元朝对女子的规矩又不会太严格,所以这样出行的闺中女子很多,只是一些勋贵世家觉得这样有失体统,才约束着家中的姑娘不出门。

这些日子是族学辩论会,到是都放宽了些。

第97章 寻求2(街上巧遇)

谢元娘今日想找蒋才,她现在手里没有人,只能从蒋才这里要些人手,只是打听出来的消息怕又不好,她也在纠结要怎么办,最后实在不行,只能由蒋才出人,护送着寒雪往老家那边走一趟。

蒋才这人整日里闲不住,哪里人多他便会往哪里凑,谢元娘和令梅走了三个茶楼,还没有找到蒋才,到是被几个人的身影给吸引到了。

如意斋是最大最奢华的铺子,出入的常是身份高又有钱的人。

站在不远处,谢元娘看到了顾庭之一行人。

说起来这一行人可皆产金陵城中的勋世子弟,出身不是贵便是高。

出身顾尚书府的顾庭之,与他交好的郡王世子宋怀荣,工部尚书之东谷风及任显宏也在其中,这到是让谢元娘挺意外的,没想到出身低的任显宏能与这几个身份显贵的人有交往。

至于东谷风这个人,谢元娘上辈子在自家府里见过一面,顾庭之招待过他,所以此时一眼便能认出来。

女子那边谢元娘也认识,先是明艳高冷的宋南蓉,然后是董适,董适身边站着个清秀的姑娘,董适一向目下无尘的人难得与人说话时能面上带着笑。

董适的母亲是工部尚书之女。

谢元娘猜着这位便是董适外祖母家的表姐,东谷风的妹妹东南枝,随后便是一脸带笑又活泼的苏莹莹站在旁边。

苏莹莹是兵部侍郎苏沉之女,而苏沉曾是刘将军的副将,上辈子也是这个苏沉因有刘将军被冤枉的证据而被杀害。

想到这,谢元娘嗤笑,面上这样的说词,可是谁能知道私下里是有那样的内幕呢。

董适一向与苏莹莹交好,也是董家与苏家来往密切的原因,一个是户部尚书,一个是新上任没有多久的兵部侍郎,没有交集的两家关系能如此亲近,没有古怪才怪。

她的目光又落在了任显宏的身上,心有些闷,前世不会是因为这样与董适接触的机会多,任显宏才日久生情娶了董适吧?

要不是今日出来有事,她还真不知道有这样的情况。

谢元娘今日出来原是要找蒋才那厮,此时觉得眼前折开任显宏与董适在一起才重要,毕竟鸭子就一只,董适是户部尚书之女,从各方面比都胜过她。

眼见着几个人进了如意斋,谢元娘没有犹豫,随后就进了如意斋对面的闻香居。

闻香居是金陵最大的茶楼,最普通的一壶茶要一两银子,点心最便宜的也要二两银子,谢元娘几年存下的私房钱也只能够在闻香居用一次最便宜的茶,这还不能进雅间。

主仆刚进来,就有小二迎了上来,“这位姑娘几位?先前可有预定?”

谢元娘目光在一楼大厅扫了一圈,没有什么人,她目光最后就停在了靠窗的位置,小二是个有眼色的,立马就看出这位小娘子衣着鲜亮,怕是兜里也没有那么多的银子,不想客人尴尬,立马就推荐起窗口处的位置。

“……这处靠窗的位置,一抬眼就能看到街道,咱们闻香居的窗纸糊了两层,只要将窗子带上,就能隔断外面的声音,又不吵闹,姑娘一个人来喝茶,小的看坐这位就行。”

一番说词把没消费不起,愣是说的天花乱坠,想让人不高兴都不行,而且没有一点看不起。

谢元娘觉得这里的东西贵,还是值这个价的。

她拒绝了小二的好意,“楼上可有雅间?”

小二笑颜更大,“有的,姑娘随小的上二楼。”

二楼雅间靠窗,谢元娘坐下后点了几样香闻居的特色点心,又要了一壶碧螺春,小二一退下去,令梅才急着开口,“姑娘,这次出来奴婢身上没有带那么多的银子。”

“我就几两的私房钱,你就是想带还能带多少?我看还不够香闻居一碟点心的钱。”谢元娘知道她在担心什么,“这种大的地方,都可以挂帐,然后到府上去结帐,你不用担心,回去后我和父亲说说。”

大不了高仿几副画卖出去。

重活一世,谢元娘总不想委屈自己,吃要吃好的,用也要用好的。

令梅听了大松口气,立马又喜颜欢笑,“奴婢听说闻香阁的马蹄糕最好吃。”

“那你就多吃点。”谢元娘心不在焉的回道,眼睛早就扫到了临街对面的如意斋。

等小二把东西端上来之后,顾庭之一行人也从如意斋走了出来,四个男子走在前面,女子在后,一行人的身影很快就消失在街道上。

谢元娘慢慢的收回视线,耳朵静静的听着外面的动静,没有几吸的功夫,就听到外面有了脚步及说话声,谢元娘撇撇嘴,他们到是有雅兴,购完物还要过来品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