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叶落离木生 > 第97章 太平公主

第97章 太平公主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叶落离木生!

接生的稳婆个个欢喜着说生了生了。其中一个声音又说是位公主,就听到有人忍不住说道:“太好了!”。屋内众人连连恭贺,产房门口被宫女拦住的帝王便听到一道虚弱的女声:“赏!都有赏!”

听动静,应是稳婆将孩子抱给了皇后看。皇后身边的墨祯说道:“娘娘!您看,这孩子真像陛下呢。”这姑娘这才回复理智,刚刚皇后还没生的时候,还满口“小姐”、“王妃”的呢。

皇后虚弱道:“陛下上早朝了吗?”

“娘娘,这几日举国欢庆新君登基,不用上早朝。您忘了?皇上一早就来门外守着您了。可见皇上对您用心。”

皇后这才想起来这三日不必上早朝,也记起有宫女数次告诉她皇上在门外守候,要她务必坚持。

皇后马上说道:“墨祯!你抱着孩子给皇上瞧瞧。陛下在外坐了许久,应是乏了,摆好早膳后请他回去休息吧。”

墨祯有些开心羞涩的笑道:“娘娘!你不知道,皇上还想进来看看您呢。”

皇后苍白的脸上绽出了一朵小花,嗔道:“你这无礼的,竟敢开皇上皇后的玩笑。都是做了一宫主位的人了,还这样没有样子,成何体统?”她说的没了力气,喘了口气,道:“快去吧!别让皇上久等了。”

原来皇后这些年将自己的陪嫁婢女都抬成了妾室。墨祯虽是最后才抬的,却是位份最高的良妾,如今封了个嫔位。另外还有两个婕妤是皇后的陪嫁婢女。

皇后将墨祯安在长青宫,暂时代管一宫,行主位之职。其他两个则分别安置在了长春宫和长秋宫。如今,长春宫主位是贤妃,也就是潜邸的段侧妃。长秋宫主位是良贵妃,就是潜邸的高侧妃。还有很多宫殿空着,想来今年宫里还要进些人了。

墨祯将孩子抱出去给皇帝看。南木铮看着孩子的小脸,看见她皱巴巴的样子都觉得精致无比,十分好看。

这是他登基大典后发生的第一件喜事。今日好像是上天迎接这位得之不易的公主一样,天气十分好,又有红霞万里祥兆伴随。南木铮觉得这个女儿象征了他美好的盛世。

下面一种奴仆跪拜恭喜皇帝得本朝第一公主。这是南木铮得了几个儿子之后迎来的第一个女儿。他看着那眉眼觉得实在是跟自己十分相像,不由得问王司宫:“你看看朕的公主是不是像朕?”

王司宫自然说尽吉祥话,从铺陈万丈的祥云到新朝第一喜事,再到皇帝第一位公主,又是嫡出,又生在万象更新的新春,在一个小小婴孩身上瞬间烙了各种美好的标签。

皇帝不舍得将哭闹的婴儿给了乳母,连连看了几眼,才回到外殿坐下,根本没有要走的意思。

他满脸喜色的想一个个名字,想到一个便命人去问问皇后。

“瑞霞”!

“春好”!

“帝辛”!

“太平”!

……

去给皇后传话的宫女还没进门,又跟上另一个。生产过后虚弱无力的皇后本该好好休息,但看到皇上对这孩子如此上心,不由得跟着高兴。

等皇上所有的名字都传进来,她才让人回了喜欢“春好”与“太平”二个。

皇上又遣人问了太后的意思,太后本对什么公主没什么兴趣。已经有了好几个孙子了,生出什么她也不在意。但儿子喜欢,她便跟着喜欢。对她来说,相依为命的儿子和绵延希望的子孙最是心头爱。

她听说了霞光万丈的祥兆,就选了“瑞霞”和“太平”两个。

皇帝本来十分喜欢“春好”和“帝辛”的。

他把吃好奶睡熟的公主抱在怀里,想了又想,赐了“春好”为名,公主封号为“太平”,求一个万年的太平盛世。又传旨给嫡公主赏赐了很多宝物。

自此,常常来坤宁宫陪伴春好,手把手的教导,只有春好随意打扰他不让他烦躁,只有春好犯了错他不会随便罚而是温言规劝,只有春好顶撞他不惹他生气。宫内都以太平公主为先,连包括太子的任何皇子,和任何后宫嫔妃都比不上她的荣宠。

公主们不似皇子们,长到十六岁不是要辟府独居,而是待在宫中议亲。但太平公主却和所有皇子们一样,十六岁生辰这一年举办了盛大的宫宴,并搬去了宫外公主府居住。皇子们外居后来一趟皇宫要递帖拜见,或特殊日子才能随意进出。但太平公主却是无视任何宫规,随时随地来去自如,公主府或皇宫想在哪儿住就在哪儿住。

连后来的悦妃和洛慕笙都不敢与之抗衡。

但这都是后话。

说回太平公主的名字这事儿。

文太后得知太平公主的封号和名字,本来很是满意。如今事事顺利时时惬意,有什么可不满意的?

可听到这两个名字是皇后挑的,她心里就有些不得劲儿了。

对啊~孩子是夫妻两个的,自不必选本宫喜欢的。

只是不知道,以后这偌大的皇宫,但凡本宫喜欢的,是否也都要问过坤宁宫的新后?

前半生本宫便要事事看坤宁宫的脸色,怎么?后半生也要看坤宁宫的脸色过活吗?

自此,文太后便生出了赶走何太后,抢夺皇宫主理之权的野心。若不是身份实在不对,她还想迁居坤宁宫呢!

上朝之后便开始忙起来了。虽是日理万机,但这两年国务便由他经手,尤其是这半年多,几乎完全由他做主,驾轻就熟,也不算忙乱。

私下里,倒是有几件事比较棘手。

第一件事是何太后和南木府的处理;

第二件是南木昊众多旧臣旧部的处理;

第三件事便是辽北镇关侯颜家的事可着手处理了。虽然他们在国典时表现的毕恭毕敬,毫无差错。但越是这样,越让他心不安。

据派去的人回报,辽北民风彪悍,又地处草原山脉,气候条件恶劣。不分男女几乎人人均可上阵作战下田耕地。天高皇帝远,若颜家某日或几十年后某个颜家子孙发觉皇帝鞭长莫及,以“将在外不受君令”为幌子,另立山头。那大央的后方及中原都将危矣!所以,此事不仅要办,还要办的漂亮,不惹尘埃。

“都春天了,怎么还这么冷?”

南木铮状似无意说了一句,陪侍在侧的王司宫立马让人关上了为赏春雪而开的窗户。

小侍者手忙脚乱去关窗户,风卷着雪拼命要闯进来,他尽量快速又轻悄的做好这件小事。一回头,来不及低下的视线,猛的跟至尊无敌的帝王撞在了一起。

他愣愣的呆着,感觉膝盖软的要没力。皇帝无视他的恐慌继续盯着,忽而眯一眯眼睛。

王司宫走过来,拍一拍吓得脸色苍白的小侍者,温和一笑,让他们出去。那小侍者几乎是以头抢地,磕头跪了安,慌忙出去了,没敢再回头看陛下。

南木铮是注意到被吹进屋内的雪花了。他在想……

“南木府日子不好过,可别冻着了那些孤儿寡母的。”

南木铮忽然对王司宫没头没脑的说了一句。

王司宫一愣,低头略略想过,没一会儿就回道:“回陛下,此事恐怕不好办。”

南木铮也思索了一番,说道:“正好辽北那边快用到医圣的药了。你跑一趟,将朕的年关贺礼送过去,并将这两件事要用的都拿过来。”

“陛下!上次神鹿事件就用了一次医圣杨西臣的药。微臣跑这一趟,拿两瓶药,恐怕他要算做三次了。那您的三次请求也就用完了。”

“哼……”皇帝不屑的起身,踱步向寝室,随意道:“所谓世外高人也不过如此,为了保住自己隐居的山林,不还是同意混进这浊世?不必理他。若他执意说还完那三条请求了,就……就让他给朕献一名弟子来太医院当值吧。这不也算悬壶济世慈悲心肠吗?哼……”

皇帝走进了寝殿的内室,声音还是远远的飘了过来:“去吧!速去速回!若这春来的比你早,那你带来几瓶都无济于事了。”

王司宫神色一凛,恭敬跪地,高声答是,便出门亮了皇帝昨日才赏的金牌,要来了快马,直接跳上去直奔宫门外而去。

皇帝听到那几声若有似无的马蹄声,睡熟了。

四日后,王司宫回都,双眼怔松,布满血丝。胡子爬出冻的通红的脸,和身上一路远行沾染的尘土衬托着他的人困马乏。

他绕道一家外围坊市的酒屋,进去直接上了二楼,推开一间包房,里面坐着一位身形魁梧的汉子。犀利的眼神甩过来,手跟着就在身侧一紧,显然是个经常作战的练家子。

王司宫关了门,直接将一个瓷瓶扔过去。那人伸手一接,不满道:“你本说三日便回,今天都第四日了。你看看外面!再不回来,地上的冰都要化了。”

“路上一刻没敢耽误,跑死了两匹马。现在都过晌午了,我还一口水和一口吃食都不曾用过。你竟还这样难伺候?”

“你这些牢骚,倒是去跟上边说去啊!”他往上指了指。

“狗日的林大!你好大的胆子,也不怕我去告你。”

“你敢!你若告我,我必将你七岁时拉在裤裆的糗事儿放出去。让大家都知道知道你这风光人物,以前可是怎样的鼻涕虫。”

王司宫冻得发红的脸好像更红了,但闭了嘴不再说话,大口吃喝桌上的食物酒水。

林大得逞一笑:“哈哈,行了,你安心在这儿吃喝,再好好睡一觉。我先走了!出来久了,惹人注目,总不妥当。”

王司宫停顿了一下,认真道:“嗯~为防另生枝节,让人怀疑那边————”

一嘴的食物让他有些吐字不清,他生生咽了下去,继续说:“我们不能再见面了。若是事情败露,上边肯定不会保你。以后你的路也难走的很,但若走得好,荣华富贵指日可待。这一关若过了,咱们兄弟也算互为依靠了。日后再娶个媳妇儿,生个一大家子的……”

“行行行,吃你的吧,啰里八嗦的。在别人面前倒没见过你如此多舌。”然后又安静下来,好好看了他一眼,说道:“放心吧!我都明白。”

那人说完便轻巧的将那瓷瓶揣进袖袋,出去了。

王司宫果真好好吃了一顿,却没有睡觉休息。他忍着困意回到自己的住处,好好睡了一觉。梦里那位林大还像小时候一起在皇宫受训时那样,惹人讨厌,却又靠得住,让他十分有安全感。他又梦到自己与林大只隔一墙住着,两处院中妇人孩童的欢声笑语此起彼伏,他和他如幼时般坐在墙头上,看着属于自己的世俗幸福。他的左手和他的右手叠在一起,两人在温暖的夕阳下感到前所未有的幸福。

王立春猛的睁开眼睛,眼泪一颗一颗的流到枕头上消失不见。他在深夜里静悄悄的流泪,连窗外的月光都不曾被惊扰。凛冽的寒风呜咽呼啸,今夜所有人的命运都不一样了。

刀下的失了命,握刀的失了魂,从此都变成鬼,浪荡在这天地间。

无眠到凌晨,王司宫大人的侍从拿来洗漱用品伺候他起了身,换了衣服,用了餐,进宫伺候皇帝上朝。

朝堂之上,各位官员争先恐后的给皇帝塞难题,甩以前甩不掉的烫手山芋。

王司宫在心里嘲笑,他们在陛下身为太子时就不能让他接手,为什么会觉得陛下一登基就会换一副样子?

果然,南木铮温和得左右打太极,将这些两朝或三朝元老都转的晕头转向,又乐颠颠的做自己该做的事儿去了。

等他们回过神来,估计都得到明天早上了。

此时,殿外管事紧急通报,着急忙慌的穿过百官,奔行到御前。

皇帝的脸色霎时肃然,站起身喝问:“可是边境被扰?”

那管事跑过长长的通道,正喘着气,本能地摇摇头。

皇帝松了口气,语气平缓了些,又问:“可是天降大灾?”

“回皇上,是南木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