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五代十国演义 > 第七十七回 王镕修仙失成德 王衍游戏玩亲征

第七十七回 王镕修仙失成德 王衍游戏玩亲征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五代十国演义!

上回书说到,吴国王杨溥,蜀国皇帝王衍,南汉高祖刘陟(刘岩),也连番劝进,惹得本来无心称帝的李存勖,也雄心勃勃,想做起皇帝来了。

独有一个唐室遗臣,闻知此信,大为不然,竟自晋阳赶到魏州,当面谏阻。

此人是谁?原来就是河东监军宦官张承业。

张承业一直竭诚侍奉晋王,凡晋王出征,所有军府政事,一概委托张承业处置。张承业劝课农桑,贮积金谷,收养兵马,征租行法,不宽待权贵,因此河东军政肃清,粮饷不乏。

刘、曹两太夫人,非常重视张承业,有时张承业忤逆李存勖的意愿,两太夫人必痛责李存勖,令他听从张承业。李存勖加授张承业为左卫上将军,封燕国公,张承业皆固辞不受,终身只自称唐朝时的宦官官职。

这时诸臣劝进,晋王已为所动,张承业听说,来到魏州当面劝谏道:

“我王世忠唐室,历救患难,所以老奴事大王,至今已三十余年,臣尽心尽力,为大王聚积财赋,招兵买马,誓灭朱梁逆贼,恢复唐朝宗社。今河北甫定,朱氏尚存,大王乃遽登大位,实与前时征伐初意,殊不相同,天下人说大王自相矛盾,必致失望,尚有不因此解体么?今为大王计,最好是先灭朱氏,为先帝父子(指唐昭宗、唐哀帝)复仇,然后求立唐室后裔,然后南取吴,西取蜀,扫清宇内,合为一家。那时功德无比,就使高祖、太宗,再生今世,也未能高居大王之上,大王让国愈久,享国愈坚,老奴并无他意,不过受先王大恩,欲为大王立万年基业,请大王勿疑!”

李存勖徐答道:“七哥,这事原非我意,但众志从同,不便相违,奈何?”

张承业知不可止,忍不住恸哭道:“诸侯血战,本为唐家,今大王自取,不特误诸侯,兼误老奴了!”

遂辞归晋阳,竟郁郁成疾,不久即卧床不起。

李存勖闻张承业得病,一时也不愿称帝。

唐天佑十七年,公元920年。

却说赵王、成德节度使王镕,从十岁时,就接任成德节度使,弹指一挥间,已经三十八年了。

自从他高祖王廷凑占据镇州,到今年刚好满一百年整。而如果从王廷凑的养父王武俊算起,王家统治镇州已经一百四十年了。

这一百多年来,王家割据镇州,已经六代了,先后有九人出任节度使,虽然对朝廷屡次抗命,却总能化险为夷,一直得以保境安民,因此深受百姓拥护。

唐朝末年,天下大乱,镇州王家的势力已经衰落。王镕的父亲王景崇,讨伐黄巢时,英年早逝。当时王镕才十岁,刚刚继位那些年,可以说群狼环伺,十分凶险。王镕,自小生在富贵人家,受到良好的教育,举止从容,神态安详,仪表堂堂。当时他并没有什么抱负,也没有什么能力,所幸晋王李克用,梁太祖朱温,对他都是刻意拉拢,并没有遇到真正的危险。

梁太祖朱晃(朱温)晚年,图谋镇州,王镕又得到晋王李存勖的援助,峰回路转,得以高枕无忧。

王镕一向不太过问军政俗事,一般都交给幕僚,自己住在深宅大院,跟美女享乐。

自晋王夺取卢龙、天雄(魏博)后,镇州更无外患了,他不免居安忘危,日思淫乐,乃大力修建赵王府,营造亭台楼阁,务要雕梁画栋;修建园林水景,必须曲径通幽。又广选美女,陪伴左右;精挑玩伴,日夜游戏。

他又宠信方士王若讷等,在西山修筑宫殿,炼丹制药,求长生不老术。不仅修道求仙,他也念经拜佛。佛道二教,他是兼收并蓄。

每一次出游,总是让美人拿着绫罗绸缎,牵引而上。既入离宫,流连忘返,往往几个月才回镇州城中。每次出游,文武官员及随从亲卫,经常有一万人之多,花费巨万,百姓苦不堪言。

这王镕,居然变成了第二个高骈、刘仁恭。可是他的生平,根本没有高骈的显赫功劳,甚至也比不上刘仁恭经历丰富。

从此,王镕不理政务,深居简出,一切大小事情,皆委任行军司马李蔼、宦官李弘规、石希蒙三人。

宦官李弘规与李蔼交好,二人互相勾结,得以专权独断,肆意妄为。

而另外一个宦官石希蒙,长的俊俏,又善于拍马屁,谄媚入骨,更受宠幸,曾经与王镕同卧起,俨然一朵后庭花。

这一天,王镕从西山回城,路上,夜宿鹘营庄(平山),计划明日回城。

偏偏石希蒙侍宠撒娇,又要王镕多留几天,再去他处游玩。

宦官李弘规进谏道:“今天下强国,莫如晋国,晋王尚常常上战场,亲冒矢石,与梁军作战。今大王却把所有军费开支,都挪用来修筑离宫别院,经常游山玩水。而且,天下动荡,人心不稳,大王却常常外出游玩,旬月不归,倘使有奸人叛乱,占据城池,闭门不纳,试问大王将归依何处?”

王镕闻言,倒也颇知戒惧,急命还驾镇州。

偏石希蒙从旁阻挠,说“李弘规无中生有,危言耸听,无非是为了向外人夸耀,说他才是当家做主的人。他这样调拨大王和军队之间的感情,若是传出去,军心就涣散了。”

王镕听了,果然对李弘规不大高兴,决定再玩几天,不肯马上回归。

又过了两天,王镕、石希蒙还没有回去的意思。

宦官李弘规大怒,竟叫李蔼派亲军大将苏汉衡,率兵全副武装,直入庄中,拔刀逼迫王镕道:“军士连日奔波,已疲惫了,愿从赵王回城!”

王镕尚未及答,李弘规又道:“石希蒙鼓动大王玩物丧志,罪在不赦,请杀之以谢众将士。”

王镕仍不肯答应,李弘规竟招呼士兵,捕斩石希蒙,将他首级,掷于王镕面前。

王镕无奈,立即摆驾回城。

时王镕长子王昭祚,已带其妻、梁朝公主朱氏归赵。王镕遂与他秘密定计,谋诛李弘规、苏汉衡。

王昭祚转告王镕义子王德明(张文礼),遂趁夜晚率军,将李弘规、李蔼、苏汉衡三人拿下,一并枭首,并诛杀三人全家,受到牵连而死的更有数十家。又在亲军中大肆捉拿三人余党,亲军遂人人自危。

转眼就是新年。天佑十八年,公元921年,正月。

赵王王镕,把大权交给其子王昭祚。

王德明当然很不高兴。

王昭祚给各军发放新年赏赐,唯独不发赏赐给亲军。

原来,王镕痛恨亲军擅自杀死自己宠爱的宦官石希蒙,下令如此。

亲军人心惶惶。有亲兵五百人,是宦官李弘规从前直接统领的部下,害怕遭殃,打算逃亡,正值天寒地冻,不知去投奔哪里,大家在一起聚餐,边哭边商量。

王德明原名张文礼,本来是幽州节度使刘仁恭手下的牙将。他为人狡猾,诡计多端,而又善于掩饰,伪装成忠心耿耿的样子。正是大奸若忠的典型。

唐昭宗乾宁五年,即公元898年,他跟随刘守文一起,攻占沧州。刘守文出任义昌节度使,镇守沧州,曾经要回幽州向父亲刘仁恭述职,命他留守沧州。他却趁机占据城池,不接纳刘守文。

谁料,沧州的将士纷纷支持刘守文这个老上司,张文礼只好逃奔镇州,投靠赵王王镕。王镕见他口若悬河,似乎有经天纬地之才,竟然收留了他,还收为义子,改名王德明。

王镕曾经派王德明(张文礼)率军追随晋王李存勖作战。后来,王镕派都指挥使符习接替,而命王德明返回自己身边,充任防城使。

这时,王德明也怕惹祸上身,又见有机可乘,即煽动他们道:“大王命我将你们全部坑杀,还要骗你们自己挖坑。从命,心里实在不忍;不从命,又得罪大王,叫我如何是好!”

您这是救命的菩萨啊!众士兵都感激得哭了,纷纷表示愿意听他指挥。

他们的驻地,位于内城西门外。当晚,王德明密令这五百名亲军士兵,翻墙进入内城,去杀王镕。

此时,王镕正与道士一起焚香炼丹,准备炼制长生不老药。军士不费力气,立即将王镕斩首,携首级回报王德明。

时王镕年仅四十八岁。

军校张友顺等拥戴王德明为成德军留后。

王德明索性烧毁赵王府和西山宫室,大杀王氏家族,自王昭祚以下,悉数毙命,只有梁太祖的女儿普宁公主,留下不杀。

所幸王镕少子王昭诲,先前曾经蒙晋王许婚,这年才十岁,被亲将救出,藏在洞穴中,幸得不死。后来逃往湖南,削发为僧,法号崇隐。

总计王镕家族,割据镇州,前后六代凡一百零一年而亡。是唐朝历史上割据时间最长的藩镇家族,没有之一。王镕担任成德节度使,长达三十八年。

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

王德明恢复原姓名为张文礼,向晋王李存勖告乱,求为成德留后。

晋王李存勖闻王镕遇难,流泪不止,即欲出兵讨伐。

群臣劝阻说:“我军正在与梁军交战,不宜更树一敌。”

乃暂准所请。遂派节度判官卢质,以唐朝皇帝名义,任命张文礼为成德(镇州)留后。

张文礼(王德明)虽然接到晋王的任命,然而心中始终忐忑不安。乃派密使北上契丹国,求见卢文进,再通过卢文进的引荐,见到契丹皇帝阿保机,向他求援。

蜀帝王衍,又用内给事王廷绍、欧阳晃、李周辂、宋光葆、宋承蕴、田鲁俦等宦官担任将军或军使,参与军事。

这些宦官互相勾结,又克扣士兵,贪污军饷,还干预当地政务,欺行霸市,搜刮民脂民膏,引起军民愤怒,成为蜀国的灾难。

宋光葆是当权宦官宋光嗣的堂弟。

欧阳晃也是宋光嗣的私党。他嫌自己住宅太小,就在夜晚乘风纵火,一连焚毁旁边数百间民房。第二天早上,欧阳晃吩咐工匠,就在一片焦土上兴建高楼,当作自己住宅。

被烧毁房屋的百姓一片哀嚎。

王衍接到报告后,也不追究。元老周庠恳切劝阻,王衍全听不进去。

王衍兄弟,以及王建义子诸王,全部兼领军使。多年以来,前蜀所有亲王,都手握军权。

王建第八子、彭王王宗鼎对他的弟兄们说:“亲王带兵,是招灾惹祸的根本原因。而今,皇上年幼,臣子强大,奸人挑拨离间,皇上猜忌的灾祸,不久就会发生。这种情况下,修理武器,训练士卒,不是我们应该做的事。”

因此坚决辞去兵权。

蜀帝王衍准之。王宗鼎从此只顾修缮书房,打理花园,种植松树、竹林,自寻乐趣,倒也逍遥快活,远离是非。

公元919年,王衍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乾德元年。

却说王衍当太子时,父皇王建为他聘兵部尚书高知言之女,端庄沈静,颇有妇德,作为太子妃。王衍即位时,册立她为皇后。

只是王衍认为她质朴孤陋,缺少文采,不解风情,对她不甚满意,感情淡漠。乃下令教坊使宦官严旭,选取良家女子二十人,入备后宫。

严旭带兵强行掠夺漂亮的民女,送进皇宫,除非民家进献大量贿赂,才能幸免。这收到的贿赂,严旭一半上缴,一半中饱私囊。民间怨声载道,严旭自己却发了大财。

蜀帝王衍见他所选各女,统是花容月貌,樱口柳眉,胸大腰细,不由的喜笑颜开,从此左拥右抱,尽情欢娱。

王衍又见严旭帮自己搞了不少钱,夸奖严旭会办事,有才能,也不管他是个宦官,当即擢升他为蓬州刺史。

蜀帝王衍今年二十一岁。他生活上,奢侈放纵,荒唐淫乱,又喜欢游戏,丝毫没有节制,简直就是唐懿宗重生,唐僖宗再世。

徐太后、徐太妃,也最喜欢游玩,时常到一些权贵家里游宴,酣饮达旦;王衍也经常陪着她们一起胡闹。

王衍有时候和去成都郊外游山玩水,有许多美人陪着,设筵饮酒,写诗填词,作赋谱曲,然后就让美人边唱边舞。倒也其乐融融,一片歌舞升平。

只是开支非常庞大,只有加倍搜刮百姓。

王衍又改龙跃池为宣华池,就池边造苑,大兴土木,作为离宫。

徐太后、徐太妃为了筹钱享乐,分别开列价钱,拍卖刺史、县令、录事等官。每逢官员出缺,就命心腹出面拍卖,谁出的钱多,朝廷就任命谁当官。

后妃卖官,却是古今罕闻。

长安人韩昭,没有什么才能,并不通文学,但是善于奉承拍马,又贿赂太后、太妃,深受王衍母子喜爱,竟然升任文思殿大学士,位在翰林学士承旨之上。

后来官拜礼部尚书,并兼成都府尹。

韩昭因精通谄媚术,竟然能随意出入宫禁。于是当面恳求蜀帝王衍,乞拍卖数州刺史官职,用拍卖所得钱财,营建自己的私人府邸。王衍居然答应,这真是特别加恩。

三月十八日,蜀帝王衍下令北路行营都招讨使、武德(梓州)节度使、临颍王王宗播(许存)等,从散关出军,向岐国发动攻击。

王宗播(许存)率军渡过渭水,击败岐军大将孟铁山,不巧遇到倾盆大雨,只好班师;分出一部分兵力驻防兴元府、凤州及威武城(凤县东北)。

三月二十日,蜀天雄(秦州)节度使、遥兼同平章事王宗昱进攻陇州,不能攻克。

从前,王建为太子王衍开天策府,曾经下令,天策府将领,不得随意离开京城。

左散旗军使王承谔、王承勋、王承会违令,王衍全体赦免。从此,违令者日众。

十二月十六日,前蜀雄武(金州)节度使兼中书令王宗朗(全师朗)犯罪。

蜀帝王衍下诏剥夺他所有的官爵,恢复本名全师朗。命武定(洋州)节度使兼中书令桑弘志(李继岌)出兵讨伐。

全师朗原来是冯行袭的部将。十五年前,王建命令王宗贺进攻金州,冯行袭逃走,全师朗献城归降王建。王建将他收为义子,改名王宗朗。

蜀国乾德二年,唐天佑十七年,公元920年。王衍继位第三年。

正月,桑弘志(李继岌)攻克金州,活捉全师朗,献俘成都。皇帝王衍却又将全师朗释放。

军国大事,耗费大量钱粮,竟然如此儿戏。

又立高祖庙于万里桥,王衍与徐太后、徐太妃,及后宫妃嫔等,入庙祭祀,多用先帝王建爱吃的美酒佳肴,并演奏音乐,直把一场庄严的祭祀,演成一出与民同乐的联欢会。

华阳县尉张士乔,认为违法礼法,上疏切谏,顿时触怒王衍,下诏令将他处斩。亏得徐太后当面劝阻,免他死罪,仅仅贬斥黎州。张士乔感慨昏君当政,竟投水自尽。

司徒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周庠,本是王建早年的智囊,经常劝谏,王衍嫌他啰嗦,外放为永平节度使,叫他前往雅州就任。

平常的游戏玩腻了,身边的一班宦官,怂恿王衍玩点新鲜的。这次宦官鼓动他要玩的,竟然是真人版打野战!

王衍遂下诏,宣布要御驾亲征,北伐岐国。

汉州雒县县令段融上疏说:“陛下不应该远离京师,应该遴派将领出征。”王宗衍不理。

蜀国乾德二年,唐天佑十七年,公元920年,八月十日,王衍从成都出发,身穿特制的黄金铠甲,头戴珠玉冠帽,手执弓箭而行,旌旗招展,护驾的军队,绵亘一百余里,人民皆疑为灌口袄神。

九月,王衍御驾到了安远城(汉中西),仍不过瘾。

十月,蜀帝王衍抵达武定节度使驻地洋州,停留几天,仍回安远军。

十一月,王宗衍命兼侍中王宗俦当山南西道(兴元府)节度使、西北面都招讨使兼行营安抚使;命天雄(秦州)节度使兼同平章事王宗昱、永宁军使王宗晏、左神勇军使王宗信,分别当三路招讨使,作为副统帅,率军讨伐岐国,从故关(陇县西固关)出发,驻扎咸宜(陇县西北),前锋进入良原(灵台西梁原镇)。

王宗俦进攻岐国所属陇州。

岐王李茂贞(宋文通)听说蜀国皇帝御驾亲征,不敢怠慢,亲率一万五千人进驻汧阳(千阳),前来增援。

十一月十六日,蜀将陈彦威出散关北上,至箭筈岭,遇着岐兵,打了一回胜仗,但不久即因粮草不继,无法补充,只得引还。

仍留王宗昱驻扎秦州,王宗俦驻扎上邽(天水),王宗晏和王宗信驻扎威武城(凤县东北)。

蜀国皇帝王衍,接得捷报,见好就收。

十一月二十三日,王衍从安远城摆驾回京。

十二月三日,王衍御驾抵达利州(广元),阆州团练使林思谔也要拍马屁,预备了华丽的龙舟宝船,亲自前来利州朝见,请王衍驾临阆州,王衍同意。

十二月六日,王衍一行乃弃岸登船,顺嘉陵江而下。龙舟凤舶,画舸彩艇,多漆成红、黄两色,描龙画凤,跟两岸的青山绿柳,互相辉映,华丽而又壮观,十分好看。

林思谔早已组织两岸百姓,前来一睹帝王风采。百姓沿江呼喊万岁,王衍龙颜大悦。

王衍一行穷奢极欲,沿途州县竭尽能力搜刮百姓,以供奉天文数字的皇家开支,人民开始愁苦怨恨。

十二月十五日,王衍抵达阆州,州民何康的女儿十分美丽,将要出嫁,王宗衍把她抢过来,未婚夫悲愤而死。

王衍听说,赏赐她未婚夫家一百匹布,当作抚恤,还算是浩荡皇恩,那何女却占为己有,乐得受用。

蜀帝王衍既得何女,也无心再游,即日归还成都。

擢升马屁精林思谔为昭武(利州)节度使。

却说王衍回到成都,已经是乾德三年,唐天佑十八年,公元921年正月了。与何女缱绻月余,又觉得味同嚼蜡,平淡无奇。

王衍经常用绸缎搭起帐幕,在里面打球,有时虽然去了很远的地方,而外面的侍从还不知道。

最初,日夜不停地燃烧香料,可是久了之后,又觉得厌倦,另行燃烧皂荚,来驱散香气。

又用绸缎装饰假山,还在假山上布置亭台楼阁,登到上面观看。有时被风雨摧毁,立即拆下来另用新的代替,或者在假山上歌舞饮酒,十几天都不下来。

又在山前挖掘小型运河,直通皇宫,有时坐船夜晚出游,命许多宫女在船队最前面带路,都面向后方站着,手举一千余支蜡烛,把水面照耀得如同白昼。

有时,王衍在宫中饮酒,鼓乐齐鸣,直到天亮才停,一年四季,经常如此。

这次,王衍陪同徐太后回娘家探亲,蓦地瞥见一个绝代佳人,长得跟仙女一般,身材袅娜娉婷,端的是玉骨仙姿,不同凡艳。王衍怎肯放过,问明太后,才知是徐耕孙女,乃是自己的小表妹,当下召令出见,即携带进宫。

看官!你想王衍是个皇帝,叫徐耕如何违抗?只好睁着双眼,由他带走。徐太后姊妹,因侄女又得专宠,可为娘家增光争宠,也很是欣慰。

那徐女入宫以后,与王衍颠鸾倒凤,尽在不言中。

徐女不但美艳,并且曲尽柔媚,极善奉承。引得这位少年天子,非常恋爱,宠冠六宫。

只是王衍怕人说闲话,说他连表妹都不肯放过,就让她冒充是韦昭度的孙女,竟封她为韦婕妤,后来又加封为韦元妃,位列后宫嫔妃之首,六宫粉黛,无不怀妒。

最难堪的是正宫皇后高氏,原来本已失宠,自韦元妃入宫,更被疏远,免不得发出几句牢骚,王衍竟将她废去皇后之位,派人遣返娘家。国舅高知言,这时已经老迈,没料到这么大的变故,顿时惊仆,好容易灌救转来,还是涕泣涟涟,不愿进食,饿了数日,竟然死去了。

王衍也不加抚恤,即欲立韦妃为皇后。无奈宫内还有一位金贵妃,姿容恰也秀媚,兼通绘画。她出世时,正狂风暴雨,其母梦见赤龙绕庭,因得分娩,所以闺名叫作飞山,乾德初选入后宫,曾得专宠。

至韦妃入幸,也逐渐疏远。但她资格更老,韦妃势不能后来居上;且金贵妃有赤龙梦兆,先声夺人,能为王衍加分。王衍踌躇多日,不得已立金贵妃为皇后。

后来又欲废立,幸亏钱贵妃代为力争,才得定位。只是名目上虽然不能改易,情意中却不甚相亲。

蜀宫内佳丽日益增多,镇日里酣歌恒舞,变成一个花天酒地的青楼一般。

王衍喜爱出宫微服出游,无论勾栏瓦肆,无处不到。

以前,巴蜀风俗都戴无边小帽,仅仅盖住头顶,一低头,帽就坠地,称为“危脑帽”,王衍认为不祥,下令禁止。他微服出游时,不愿别人认出他的面貌,遂下令全国士民,一律戴宽边大帽。

军使王承纲的女儿,将要出嫁,蜀帝王衍见她貌美,强夺入宫。王承纲请求释放,王衍大怒,把王承纲贬窜茂州。王承纲女自杀。

俗语说得好,乐极悲生,似这蜀帝王衍的荒淫无度,尚能不自速危亡么?

有大臣劝谏说,晋王李存勖,屡次打败梁朝,早晚要统一天下,届时必来伐蜀。我皇要勤政爱民,才能保住江山。

王衍遂心生一计,派人送信给晋王,劝他代唐称帝。若他将来成功了,我有拥戴之功,还怕什么?

却说去年,刘鄩讨伐朱友谦失败,梁军讨伐河中的副使尹皓、段凝等,秘密上表梁末帝朱瑱(朱友贞),诬陷刘鄩徇亲误国,沿途逗挠,乃有此败。

这时已经是梁贞明七年,公元921年,五月,梁末帝朱瑱(朱友贞)下诏改元为龙德元年。

刘鄩称病辞职。梁末帝朱瑱(朱友贞)当然批准,命他解除一切职务,返回西京洛阳休养。密令西京留守张宗奭(张全义),将刘鄩毒死。时刘鄩年仅六十四岁。

贺瓌前年已经病殁。梁将中,智推谢彦章、刘鄩,勇推贺瓌,相继毙命,诸军夺气。

惠王、陈州刺史朱友能,乃是朱温长兄朱全昱的次子,眼见皇帝昏庸无道,任用奸臣,诛杀良将,国家连年丧师失地,心中悲愤,乃发兵,声称入清君侧,进军汴京。

梁末帝朱瑱(朱友贞)大惊,急派镇国留后、独眼龙霍彦威、宣义节度使王彦章、控鹤指挥使张汉杰等,率军讨伐。

朱友能军进抵陈留,失败,乃退保陈州。不久,朱友能投降。梁末帝朱瑱(朱友贞)不忍杀他,只将他降为房陵侯,软禁在家。

张文礼(王德明)又密奏梁末帝朱瑱(朱友贞),谎称赵王王镕一家为乱兵所屠,幸公主无恙,请朝廷亟发精兵万人,自德、棣二州渡河,与臣汇合,臣更乞契丹兵为助,往攻河东,晋贼可从此扫灭!

梁末帝朱瑱(朱友贞),览表未决。

同平章事敬翔,请求趁机出兵规复河北,说:“敌人内乱,正是天赐良机。只有抓住这个机会,才有可能扭转战局。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赵岩、张汉鼎、张汉杰等,说:“强大的晋军正在河上与我军对峙,何况张文礼首鼠两端,万不可信!”

梁末帝朱瑱(朱友贞)乃按兵不发。

张文礼(王德明)一再驰书梁廷、契丹,多被晋军中途截获。

张文礼(王德明)对一些成德军老将,也不肯信任,反而猜忌戒备,经常找借口将他们一个个处死。

成德军都指挥使符习,之前接替张文礼(王德明),率兵从晋王李存勖驻德胜城,与梁军作战。

张文礼(王德明)阴怀猜忌,召令符习还镇,准备以其他人代任。

并且擢升符习的儿子符蒙为参军。又派人携带金银绸缎前来劳军,以收买人心。

这种欲擒故纵的手法,更令符习恐惧。

符习入见晋王李存勖,哭着请求留下。

晋王对符习道:“我与赵王同盟讨贼,谊同骨肉,不料一旦遇祸,竟为奸人所害,我心很是悲痛。你若不忘故主,能为他复仇,我愿助你兵马粮草,往讨逆贼!”

晋王若真有心讨逆,之前何必又许张文礼(王德明)为成德留后?此次派符习讨伐之,无非恨他通梁!

符习与部将乌震等三十余人,立即跪下痛哭说:“赵王曾经授予我们每人一把剑,教我们杀敌灭寇。自从得到噩耗,大家怨恨愤怒,没有地方申诉,本来打算自杀追随赵王而去,但想到对报仇毫无益处。而今,大王念及赵王辅佐之功,允许我们替他申冤,在下等不敢麻烦大王出兵,愿意率领本部兵回去,誓杀逆贼,以报答王家累世大恩,虽死而无憾!”

晋王大喜,即任命符习为成德留后,领本部兵先行。

再派大将阎宝和十三太保史建瑭为后应,自邢、洺二州北上,直抵赵州。

乌震是冀州信都人,家属全部居住在赵州。张文礼(王德明)将他母亲、妻子、子女等十余人全部收押,派人招降他。乌震不理。

张文礼(王德明)命将乌震家属全部割掉鼻子,斩去双手,送到符习军前。乌震家属惨叫连连,大家都不忍直视。

乌震大哭,乃愤激自励,身先士卒,攻城甚急。

天佑十八年,公元921年,八月十一日。

赵州刺史王延,自知不支,开城乞降。晋王仍令他为刺史,即下令移军攻镇州。

张文礼(王德明)背部生疮,已经危急,听说赵州失守,便即吓死,其子张处瑾秘不发丧,与部将韩正时等,悉力拒晋。

九月,晋军渡过滹沱河,继续北进,包围镇州,决开运粮河堤防,用水灌城。

又分兵攻克深州,擒获深州刺史张友顺。

晋兵进攻镇州,城上矢如雨下。

十三太保史建瑭正在督战,不料一支流箭向他射来。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