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拯救大明:崇祯 > 第33章 挖心战术

第33章 挖心战术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拯救大明:崇祯!

33 挖心战术

朱由检下一步就设在南方9省复制这种成功。精简机构,提高效率。同时不指望早就沦为党派斗争工具的都察院御史体系的他,又开了新的外挂。把议会放出来。

至于以后会不会踩在他头上。如果大明朝能坚持到19世纪,全球皇权被民权彻底打垮。那么他并不介意放弃权利。

最关键他不一定能看到。

也许因为他得罪的人太多,满洲打过来,就全投降了,然后他跑路澳洲去当土皇帝也不一定。

朱由检告诉温体仁等人,必须把乡村控制力抢回来。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皇权不下乡“了。各地乡村都被士绅把持,于是就有了打倒土豪劣绅的伟大工农运动。

朱由检自然不会让土豪劣绅们把持基层。不然他的公务员那么多,派到哪里去。

所以他必须抢回来。而帮他抢的只有军队和厂卫特务机构。

前者南方有23万大军,装备越来越齐全了,越来越先进了。自从专门成立装备部采购武器以后,大明朝那些劣质供应商全部破产了。强大的军火集团闪亮登场。

去年他收了四千多万两,他没给自己留下。除了花了一千多万两,维持他那庞大到120万大军的海陆军,(十万澳洲海军千万别忘了,)可想而知,拿到这么多军费的他们除了大部分为此军队开销,多余的都会被他们采购成更精良的武器,更坚固的战舰。还有修建更牛逼的城池要塞。

对了新户部把皇帝的”赋“也收入国库了。朱由检很节俭。也没钱。温体仁很大方的就以”情报人员“的工资,将15万锦衣卫和十万东厂番子算到了兵部的军费档案。

从此以后,兵部还得发锦衣卫和东厂这些被冠以”情报人员“的特务工资。皇庄等由于安置裁撤军户已经被温体仁消耗一空。再让朱由检维持25万武装力量的开销,也不现实。

国税统一归户部以后。皇帝的内帑也就名义上被朱由检废除了。但实际上,他却秘密成立了”皇产司“。负责给他赚钱。皇帝要是真的没钱,那日子估计和历史上的朱由检一样。他之所以这么做,也是彻底斩断朝廷没钱就找皇帝内帑的陋习。家天下的理论,都知道怎么回事。也就是名义拥有而已,要真的去动那些官僚一草一木,人家都要叫,皇帝与民争利。

从这以后,内帑没有了,所有人都得盯着户部要银子。

开始搞财政预算的户部显然也知道不能开口子。可惜架不住,朱由检把多余的钱全部砸去修建大型造船厂,大型军工厂,甚至是钢铁厂。后世的国家都知道要拿财政去建设大型企业。尤其是那些投资巨大见效又慢,但回报惊人的国防企业和重工业。

然后就在温体仁等人不理解中,去年剩余的一千多万两银子都被他满大明的修建大型工厂去了。

而今年只会更疯狂。因为今年抄家得到的钱,太多了。过习惯了一年四百万年收入的内阁和六部,很明显习惯性抠抠搜搜的用钱,估计也就给官兵的军饷不敢动,给官员的涨了多次的俸禄不想动以外,都是能省就省。可是朱由检不会帮他们剩下了。全国受灾那么严重的地区那么多。正好可以招募流民进入大型工厂,发展华夏民族工业。

甚至未来还会故意制造财政赤字。一边户部的中央资产委员会,也就是中资委,持有者无数暴利的国企。另一边还在借钱过日子。实际上只要卖了一些国企就能堵上。可是朱由检等人就是不这么办。一直给人一种,朝廷很缺钱的假象。实际上,那些企业建立后,每年的盈利都很吓人。只不过为了持续发展,大部分都拿去继续扩大规模。

就这么纷纷扰扰,朱由检就发现温体仁的官僚团队,很高效的自下而上的建立起庞大的乡里亭保甲制度,将任命权收归中央,实际由各省州县接管。另一边就是议会制度的建立。民众第一次发现,老百姓居然可以监督官老爷,居然可以直接通过检察院弹劾官员,为自己伸冤。因此初期热情很高昂。

好处就是议会制度很快见了。坏处就是,被打击的体无完肤的既得利益者立即掀起了对阉党的疯狂反击。

八九月才全面建立的各省议会,和检察院,就收到了数以十万计的控术。

其中阉党自然成了挨打对象。就连温体仁都发现,自己搞出来的这套制度,似乎也把他自己套进去。

这群人可比原来的都察院还要疯。

面对这种情况,它立马求见皇帝朱由检。

朱由检道:”我们现在改革步子这么大,这木急,哪怕流放了大部分苦大仇深的。剩下的也还会兔死狐悲。你要做的就是用时间慢慢的去消弭去缓和“。

温体仁道:”是不是,让他们历经千辛万苦,才会一步步搬到那些阉党“。

朱由检赞赏的看着他,果然是政治斗争好手,把出卖阉党说的理直气壮。用阉党的倒霉,一步步对冲既得利益者的怨气。绝对是一个好处。

就好像一个人被人夺了家产,结果搞不过人家,自然对着人家怨气冲天。恨不得的拿刀剁了人家。可是突然有一天,他都快绝望的时候,自己的仇家被蹲进了监狱甚至被沙头。他们哪怕拿不回自己的家产,也会很解气,因为人家的财产也被充公了。大家一起完蛋,一起不好过。

为了防止他们搞掉阉党后又把愤怒转嫁到自己的身上。这个时间就不能太快,就得让他们见识一下什么叫现代司法程序的效率。光是取证,听证,最后宣判,这就是一次次反复博弈。

你没一点恒心,还真不一定撑得下去。

朱由检对于他们的一点就懂,很满意。果然之后各省议会,和检察院纷纷受理。但表示案件太多,无力侦察,需要原告自己提供证据,越齐全越好。

然后这些案件就进入第一个阶段,互相寻找 有利于自己的证据。

最后很显然,没有下线的阉党一个个都被拍手称快的儒林各界告倒。

只不过这个跨度有点长。阉党人数不少。等这些案件全部审理完成,估计都三年以后了。那时候各种制度各种政策早已经尘埃落定。

朱由检亲自跑到南京部署的效果,远比在燕京遥控好得多。一切都在他掌控之中。

她努力回想 1629年,崇祯2年,里灭国还有15年的大明朝发生了什么。他最终想到了导致1630年袁崇焕被朱由检砍了脑袋的1629年的满洲八旗入关。以挖心战术前来大明抢劫的八旗军最终临走前还用了一个反间计消灭了一直和他硬钢居然还让战无不胜的八旗军吃了大亏的袁崇焕,没错历史1629年下半年的那次入关,袁崇焕带领的关宁铁骑居然让皇太极损失惨重,还是野战中取得的。

由此可见袁崇焕的牛逼程度。

想到这里,朱由检就不得不向卢象升这个直隶总督,和杨嗣昌这个燕京留守问问是个什么情况。要知道曹文昭可也在京师附近驻扎。比起历史上的空虚,收缩回来后的朱由检不仅仅获得了三年时间安定,还节约的大量军费开支。不然光是为了和八旗军作战和防范。他消耗的军饷就不在少数。他难能轻而易举的取得国内政治斗争的全面胜利。光是苛捐杂税他都不敢废除。可现在三响已经被彻底废除。他也不会在盯着农民那点钱救济。蓬勃发展的商业工业带来的利润那才叫高。

历史上崇祯要征收矿税,各种商业税,然后大臣尤其是东林党的君子就怒吼:皇帝与民争利。

可是要加农民的税收,征辽的辽饷是900万两,剿灭李自成等人的是330万两,全国练兵是730万两。总共高达两千万两加在了原本就在小冰川时期苦苦挣扎的农民身上,也难怪孙传庭,洪承畴等人那么牛逼,最终也很难彻底消灭起义军,因为苛政猛于虎啊。

而提出这些的君子们却巴不得农民破产,他们好把土地买过来,然后把这群变成他们的雇农甚至是农奴。只不过最终农奴都选了跟着李自成造反,然后他们就搭上了小命。

这里面也包括贪得无厌的皇族。被煮了吃的福王很显然就是被洛阳的饥民恨之入骨,因为他的家奴干的最过分。原本吃人肉很恶心,可是刻骨的仇恨,让这个大胖子的肉被吃的一干二净。

这就是明末的统治阶级的尿性。也难怪朱由检要彻底的换一批。不换,就靠修修补补。李鸿章也没这个能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