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知了日月 > 第4章 我们在太行山上(7)老乡

第4章 我们在太行山上(7)老乡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知了日月!

7.老乡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老乡老乡,背后一枪。

出门在外的人,老乡观念都是很强的。一种自来熟,自来亲;当然也有被老乡坑过的,毕竟人一上百,形形色色。各省监狱里关的人,并都不是外省的,如同这个道理。

在部队,老乡观点尤其强。乡党或乡军,自来有之。

同一个车皮过来的同年兵,自不必说。不是一个车皮过来的,同一个省,同一个地区,那是相当的亲近。如果是同一个县或者同一个镇,那就跟一家人没什么分别,无限的亲近,无限的信任,毫不保留,毫不设防。

狭隘的老乡观念,害人害己,应该摒弃。

健康的同乡友情,三观相同,趋利避害,追求上进,提升自我。

老乡带老乡是一个人情文化,容易形成一个群体,这个群体比较特殊,相对封闭。引导正确,互相鼓舞,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支持,真的是比翼双飞,双赢共赢,在金贵的年龄,恰当的地点,正确的选择,各自走向人生的一段成功。

老乡相处,既是一种需要,也是一种付出,就像友谊的花朵一样,还需要不断的用心浇灌。当然,必须向阳而生。否则,终究不会长久。

开学典礼完毕后,一切步入正轨。

所有的一切,都在计划之中,年年如此,事事如此,人人如此。

该来的都会到来。

不想要的也会来。

劭群感觉到,自己像被戴上了金箍咒,何止是金箍咒,简直是五花大绑。全身所有的地方,包括精神,无时无刻不被约束着。

一言一行,都被规范着。

一举一动,都被限定着。

包括思想偶尔冒出了一点火花,随时都会被掐灭。

这里没有自己,只有大家。

这里没有个体,只有整体。

每个人唯一不同的,就是学号不同,其他,必须一模一样。

大抵相同的原材料,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工序,同样的加工生产过程,生产出质量标准统一的产品,可靠耐用。

有点接受不了,因为身体跟不上趟,军事没有好素质。

有点接受不了,因为考虑自己过多,思想没有大局观。

劭群感觉到每一天举步维艰,疲惫不堪。

人生滑到了低谷,处处不如人,事事不如人,不是这里出问题,就是那里挨批评。他开始怀疑人生,开始怀疑选择。

跑,跑不过别人,第一个五公里,跑了26分钟,基本上倒数,23分合格。强化训练考核,大多数学员都能跑进19分钟。这个梦想,远在天边。

单杠一练习,也就是引体向上,一个都拉不上去。强化训练考核,12个合格。

单杠二练习,就是卷身上,吊在杠上,自己就像挂在钩子上叫卖的猪肉,死沉死沉的,只能随大风摆动,根本就没有卷上去的希望。劭群羞愧的感觉自己像死猪肉,丢人现眼,无地自容。强化训练考核,6个合格。

双杠一练习,立臂撑,都上不了杠,撑不住。强化训练考核,12个合格。

双杠二练习,摆动臂屈伸,也就是摆浪上,一练习都做不了,何况二练习。强化训练考核,8个合格。

手倒立,在别人的辅助下都立不起来,恐惧,无力,身体像倒栽葱一样胡乱扭动,越立不住,越扭动厉害。强化训练考核,无人辅助条件下保持40秒。

投手榴弹,仗着身高臂长,勉强说的过去。强化训练考核,35米合格。

一百米跑,只有这个是唯一的遮羞布,跑的还挺快。劭群才知道原来自己爆发力挺强的,暗自庆幸,幸亏高中打篮球,踢足球。

太难了,自己是来上学的,不是来当野蛮人的。

因为体能太弱了,每天训练完精疲力竭,上完军体课,再上文化课就昏昏欲睡,实在是太累了。

还好,文化课不是很难,抓的也不是很严,及格就行,这个能缓冲一下,目前能轻松应对。

室外的训练课,教员统一讲完课以后,就是各班带开训练,统一休息。

休息也是有组织的,组织你如何休息,不是你想休息就休息,在统一组织下的,有组织的休息。

有时为了活跃气氛,班长会组织一些小活动。比如丢手绢,唱歌等。

谁越害羞,就越让谁唱。

这是陈江南班长一贯的手段,别的班也是这样,部队就是这样。

班长就让劭群唱过,劭群唱的是《趁你还年轻》:

也许你没留意,

你也许不相信,

有多少人羡慕你,

羡慕你年轻。

这世界属于你,

正因为你年轻。

你可得要抓得紧,

回头不容易。

你可知道什么原因有人羡慕你,

只因为他们曾经也年轻。

你可明白什么道理有人嫉妒你,

只因为他们不能抓得紧。

趁你还不需要翻来覆去考虑又考虑,

趁你还不知道为什么叹气,

趁你还没学会装模作样证明你自己,

你想什么,

什么就是你……

这首歌劭群不单是唱给自己的,也是唱给陈班长的,也是唱给大家的。这是他的心声,他要努力,他要证明自己。

小休息完,就是训练。

为了赢得班长的一句表扬。

为了赢得大家的认可。

为了证明自己。

大家都在努力的训练,都在刻苦的训练,尽管,大家内心抵触、讨厌甚至痛恨这种训练,大家还是都在坚持着。

空阔的大操场上,十几万平米,不会只是一个学员队在训练,有时是一个学员队的训练,有时多个。

就在劭群他们训练过程中,跑过来一队跟他们相同服装的学员,从军衔上看,应该是老学员队了,本来鲜红的红牌都泛白了,还皱皱巴巴。

只听见,老学员队中有人冲他们喊了一声:你们这里有没有一个叫王劭群的?

劭群以为自己听错了,没敢吭声。

老学员队中又喊了一句:你们这里有没有一个叫王劭群的,胶东来的。

劭群一听,也不管队列纪律了,顾不上了,赶紧大声回应:有,我就是。

老学员的队伍渐渐远去,但是,一句清晰的声音传了过来:晚上等着我,我找你,我是9327队的。

劭群回了一句:知道了。

这时候大家也很诧异,这里还有劭群认识的人,看来有点道道。

陈班长笑眯眯的对劭群说:刚来就知道找老乡啦,那更得把训练抓好。要不然老乡一问,训练怎么样呀?全都是拉稀,自己不害臊啊。

劭群听了:这话真是刺耳,心里就老大的不服气。但是,他的训练,真是经不起说,比拉稀强一点,也不厚实。

晚上,读完报纸,看完新闻,劭群就在班里宿舍若有所思的等待,等待着这个人的出现,一边等一边想:这是谁呀?怎么都想不出来,这边家里面没有亲戚,家里边的亲戚想了一遍,也没有想到能想到的人。

有人敲门,这个人来了,1米75的个子,比劭群矮一些,但是很精神,很干练,长得挺帅气,脸上一股英武之气。

然后劭群跟班长请了一下假,陈班长不在,劭群跟副班长杨六安说了一声,就到了宿舍外边,不远相对安静的地方。

这个人叫王中平,也是胶东人,再有一年就毕业了,也是大学本科,也是从高中考的军校,今年是最后一年,第四年,也就是大学生活所谓的大四。

北陆学院的学员从来不说大一大二大三,都说第几年,跟当兵一样,第几年兵了,第几年军校了。本来也不是上大学,当兵没什么区别,比当兵还苦,多年如一日。当兵第2年还是老兵,第3年可能是班长,这个,第一年跟最后一年没什么区别,越到最后越苦,还要进行1000多里的山里徒步拉练。

王中平问了一下劭群家庭,学习,训练等一些情况。两个人渐渐的用家乡话聊起天来,越聊心越近,劭群突然感觉到心情好多了,多日的训练劳累和心情压抑全都释放了,现在好像回到了家一样,很温暖,很放松。

劭群就开始向王中平抱怨,部队生老是骂他们,有时还拿着皮带抽他们,或者用脚踢他们。

实际上他们班,陈班长没有打过任何人,也没有骂过任何人。也不总是说劭群,谁都说,尤其是地方生说的最多。陈班长经常单独找劭群谈心,劭群就总认为陈班长跟他过不去,内心抗拒的很。他总认为陈班长当着全班面说他,不给他面子,看不起他。没办法,他那个时候,没有能拿得出手的,学习成绩是过去的事了。现在到什么山上就应该唱什么歌,军事素质是首当其冲的,既是基础也是核心。偏偏军事方面,大多他都不行,他又好强,就不服气,心服口不服,嘴硬的很,实际上就是不服输,所以显得很有个性。如果是在部队当新兵,腰带和巴掌,绝对是长期相伴的朋友。

王中平说,你们都是同学,应该不会吧。从部队过来的,有的是这样,极个别的。都是部队养成的习惯,部队里面打兵是家常便饭。再说,也都是为了你们好,到了第二年或者第三年,地方生的军事素质很快就会超过部队生,你们相差三四岁,你们越提高越快,他们不滑坡就不错了。不要着急,慢慢训练。都会追上去。

劭群听了心里舒服多了,别的他没有听进去多少,他就记住了,第二年或第三年,他们会超过部队生。他看到了希望,他就有努力的动力。他在期待着这一天,这样,陈班长就不会说他了。

他不想让别人看不起,他上学时老是考第一名,现在好多工作都拉后腿,他心里很不舒服,但是没办法,他确实比不过别人。陈班长他们都是经过部队训练出来的,肯定吃了很多苦,三年兵不是白给的。其他的地方生学员,大多数天赋都比他好,娘胎里带来的,也不是白给的。

因为时间有限,王中平又嘱咐了几句,更多的是宽慰,两个人就分开了,并约好了下一周再见面。那个时候也没有手机,也就无法加微信,有也不让用,加了也白加。大家楼前楼后,咫尺天涯,谁都见不着谁,就像天上的启明星和长庚星,一个在清晨出现,一个在夜晚出现,永远不会相见。实际上两个都是同一颗星,太白金星。

北陆学院就是这样,每个学员队都有独立的学习,训练,工作,生活,跟其他学员队偶尔相遇,也仅仅是擦肩而过,就像天上的行星,各自在各自的运行轨道运转,随宇宙演变而演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